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2023創新論壇/張志鵬:轉廢為寶 維護生態

亞泥副總經理張志鵬。記者曾原信/攝影
亞泥副總經理張志鵬。記者曾原信/攝影

本文共870字

經濟日報 記者謝柏宏/台北報導

亞洲水泥副總經理兼總廠長張志鵬昨(22)日表示,為落實2050年碳中和目標,亞泥(1102)(1102)近年來積極推動循環經濟,與生物多樣性推廣。

循環經濟方面,亞泥不論在替代原料與替代燃料等項目都有不錯的進展;生物多樣性方面,亞泥在礦場復原與異地生物多樣性的維護,目前都已努力已逐步看到增強措施,至今成績斐然。

張志鵬昨日出席2023創新論壇,以「循環經濟 生態永續」為主題進行專題講座,釋出以上訊息。他強調,2050年前水泥業必須達到碳中和,這是水泥業減少對自然界影響的重要一步,循環經濟也是達到淨零的重要手段。

亞泥在循環經濟的做法,是在熱過程中同時進行材料回收和能量回收的組合,其次是替代天然礦產資源和化石燃料。張志鵬認為,有效的廢物去化,可比傳統填埋或焚燒等方式,更能扮演廢棄物處理的關鍵作用。

亞泥從事循環經濟,特別重視「轉廢為寶」,在整個水泥生產過程中,能採用淨水汙泥、燃煤底灰/飛灰、混燒煤灰還原碴、廢磚/陶瓷等九種廢棄物充做石灰石的替代原料;也能以漿紙汙泥、木屑等六種替代燃料來代替傳統煤炭。

此外,亞泥的旋窯溫度可達1,000至1,500度,在燃燒過程中具備優越的3T(高溫T、長時間T、高紊流T)特質,經由旋窯的燃燒所產生的灰渣並不無要二次處理,擁有安全、處理量大、處理種類多等三大特質,可協助政府及各行各業的廢棄物。

張志鵬表示,亞泥投入循環經濟的階段成果斐然,2022年替代原料使用量約58.7萬公噸,希望2030年目標使用量約96.9萬公噸;替代燃料部分,2022年替代燃料使用量約2.7萬公噸,熱值替代比約3.3%,希望到2030年目標使用量約10.4萬公噸,熱值替代比約22%,預估未來熱值替代比可達50%以上。

針對生態永續推動,張志鵬特別提出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他表示,生物多樣性對地球健康至關重要,確保與自然的關係是水泥行業持續營運基礎,若能持續發展良好的土地管理和生物多樣性,最終才能在2050年為社會提供碳中和水泥。

張志鵬表示,水泥業如何實現生物多樣性?亞泥做法是讓礦場漸進恢復和最終復原,另外就是增加異地生物多樣性增強措施。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頂客族遺產須分兄弟姊妹? 呂秋遠:只1方法無後顧之憂
下一篇
大直案預防性撤離建物安全可放心住 基泰建設今午前提安置計畫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