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看見幸福台灣/嘉義市長黃敏惠拚經濟 挺青年就業

嘉義市長黃敏惠。嘉義市政府/提供
嘉義市長黃敏惠。嘉義市政府/提供

本文共846字

經濟日報 記者林伯驊、李宗祐/嘉義報導

嘉義市2022年蟬聯「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施政滿意度第一,不畏疫情逆勢開創經濟榮景,市長黃敏惠也以63%得票率創個人紀錄連任,她說,基礎建設做好,設計思維並導入城市治理,全力拚經濟、顧民生、搶商機,「點亮這座城市的光」,將推動中程的十大旗艦計畫,與市民共創幸福。

「知民意,就得民心,」黃敏惠說,她一直自我期許要做一個有溫度的戰鬥團隊,以市民的需求為施政著力點,當面對疫情挑戰,最重要的就是要「安民心」,唯有民心安定,才會有信任。

推薦

黃敏惠解釋,嘉義市幅員不大,人口密度卻是全台第二高,工商產業、服務業占八成,上一屆的任期有三年受到疫情影響,輔導產業數位轉型、建構平台協助年輕人創業,祭出「舊屋力計畫」、青創貸款等多項措施。

黃敏惠拚經濟有相當不錯的成果,嘉市去年1到10月的住宿業營利事業銷售額,較2021年同期成長近三成,營利事業銷售額更連續四年創歷史新高,成功以雲嘉南觀光休閒消費中心,吸引各大連鎖品牌進駐,成為非六都唯一同時擁有好市多及IKEA的城市。

黃敏惠表示,要讓市民好生活,須做好基礎建設。她指出,汙水下水道建設九大標已全數動工,接管戶數成長13倍,並加強雨水下水道清淤及強化區域排水治理,也針對三大重要聯外橋梁進行改建、打造公園2.0、推動班班有冷氣及新風換氣系統、推動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優先引進YouBike2.0及2.0E電動自行車租賃系統,里里有站點。

黃敏惠認為,「嘉義市好,鄰近縣市會更好」,嘉市在教育、文化、醫療量能充沛的基礎下,要用長遠的眼光擘畫未來,接續啟動的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市地重劃工程、民族國小西側公辦都市更新,如期如質進行市區鐵路高架化,推動友忠好室、博愛安居、安寮好室共505戶社會住宅興建。

她說,未來以「西區大發展、東區大進步」雙引擎為主軸,推動包括爭取兩鐵間的輕軌,及三橫三縱三環新路網等十大旗艦計畫;規畫開發西區1,227公頃土地,建構全新產業生活圈,磁吸鄰近縣市產業園區人口,讓嘉義市成為一個「世世代代好徛起,大大小小攏佮意」,全齡宜居的台灣新都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嘉義山區降雨停止 水庫進帳有限、水情幫助不大
下一篇
看見幸福台灣/「幸福城市第11站」苗栗 企業進駐 青年返鄉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