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92字
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圓寂,星雲來台首站在嘉義天龍寺弘法,後來路陸續創辦南華大學、圓福寺、博愛社區大學,生前曾受已故被稱譽「媽祖婆」首位女市長許世賢,以及市長黃敏惠邀請,來嘉義佛學講座,星雲大師深覺嘉義地名取得好,人生就是要有「義」,感謝昔日滴水之恩,而來湧泉以報。
2009年3月10日,星雲應嘉市府邀請出席「佛學講座」,大師談到「嘉義弘法因緣」說,他在台第一個弘法據點是山子頂的天龍寺,1982年在嘉市首場佛法講座,與老市長許世賢博士結緣。大師深覺嘉義地名取得好,人生就是要有「義」;因對嘉義有諸多懷念,陸續創辦南華大學、嘉義會館,協助圓福寺重建。
大師說:「今日是感謝昔日『滴水之恩』,而來『湧泉以報』,再來到嘉義。」他說,人生有四個錦囊妙法:「以退為進、以無為有、以眾為我、以空為樂。只要我們會得這妙法,就不會和人對立,也能減少不必要是非、糾紛、困擾。人生如潮水,過了低潮就是高潮,在世界性經濟不景氣中,不要悲觀,持續努力,一定能走過低潮,進而生耕致富。」大師鼓勵與大眾,勇敢走過人生低潮,創造內心的財富。
2013年星雲大師獲頒中正大學名譽博士,將他一生著作贈送中正大學,校方說,星雲一生致力推動教育、文化、關懷全人類及世界和平,特頒名譽博士,肯定對國家社會貢獻。星雲大師贈送「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法藏文庫」等2000餘冊著作及佛教研究叢書,盼對學生人生觀有正向啟發。
星雲說,高等教育要有苦讀、精研、實踐精神,沒有教育是不辛苦的,而有能力的人更要不怕苦,除學有專精,也不能只躲在象牙塔裡,要多與人接觸才能擴大知識。
2013年1月21日,前教育部次長林聰明接掌南華第6任校長,星雲主持就職典禮說,佛光山辦學非常重視培養學子人文素養,尤其品格風範及以天下為己任使命感,辦學不僅要提升學生素質,教師師資陣容也很重要,能邀請林聰明帶領南華,是師生福氣,也讓學校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