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14字
星雲大師不只是宗教領袖,也是作家。他寫散文、小說,其長篇小說處女作「玉琳國師」先後改編成廣播劇、電視與電影,以連續劇「再世情緣」最為轟動,甚至紅到海外。文訊社長封德屏指出,星雲大師是真正喜歡寫作和文學的人,文字天然而有魅力,他創辦的人間福報始終堅持保留副刊,更創辦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鼓勵文學創作。星雲一度被譽為「佛教文藝明星」,他懂得以文字的力量弘揚佛法,也是讓「人間佛教」深入民間與人心的關鍵。
星雲曾形容自己「生性勤奮,歡喜舞文弄墨」。星雲來台之前,便曾在徐州的「徐報」主編副刊,可惜編了一期便爆發徐蚌會戰、無以為繼。來台初期,星雲曾為中廣撰寫廣播稿,並在「自由青年」等雜誌投稿、弘揚佛法。星雲在自傳中透露,當時台灣市面上印行的佛書,多半內容艱澀,印刷粗糙,真正能讓人了解佛法者少之又少。他編纂佛教雜誌時,便選擇登載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文章,讓佛法深入人心,也讓視佛教為迷信的知識分子開始認同。
星雲編輯的佛教雜誌經常向作家邀稿,如柏楊、郭嗣汾、公孫嬿、瘂弦等人,為當時保守的佛教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文學氣息。他還慧眼挖掘了朱橋主編「今日佛教」,其才華為幼獅雜誌欣賞,邀朱橋擔任主編。朱橋大膽打破雜誌編排的陳規,將「幼獅」打造為全國權威的文學雜誌,也為台灣的雜誌掀起了編排革命。
封德屏擔任文學星雲獎委員多年,她表示星雲自傳多為親筆撰寫,即使後期眼力不佳不宜提筆,他總是要口述執筆者一改再改,非常重視文字的精準。她認為星雲對文學與文化是「熱愛與真正支持」,文學星雲獎創辦前幾年,星雲總是親自出席頒獎典禮。星雲曾贊助文訊經費,他這幾年身體和記憶力嚴重衰退一看到封德屏第一句話就是:「文訊還好嗎」,希望文訊繼續做下去、給予作家更多的支持。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