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67字
國立歷史博物館自2018年啟動館舍修整計畫閉館至今,近日遷入的南海行政辦公室今舉辦揭牌儀式,史博館也預計於今年底重新開館。新任文化部長史哲出席見證,並強調「壯大台灣文化內容」絕對不是只指特定族群,應是脈絡化台灣一切的歷史過程,期許史博館作為北部唯一的歷史博物館,將路走得更寬廣,扮演台灣及大台北地區重要關鍵歷史博物館的角色。
史博館指出,史博館為政府來台設立的第一間公共博物館,邁入輝煌的第68個年頭,為提供更優質、專業的藝文服務,史博館規畫「升級發展計畫」,閉館整建過程,克服了各種困難與大環境限制,讓史博館的整建工程順利進入第二期工程。
史博館館長梁永斐說,他期許史博館團隊以「好心情、好工作、好團隊」的三好精神,秉持「連結、參與、創新、共融、永續」的五大核心價值,達成「硬軟並重,積極推進」、「盤點整合,擴深藝史」、「公共參與,策略聯盟」、「多元跨域,無牆博館」、「全民資產,藝術經濟」的五大開館目標,而史博館主館舍的修復工程再利用計畫過程歷經轉折,今年同仁終於有家,史博館也預計年底重新開館。
史哲表示,史博館的修復再利用工程可說是文化部所屬館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基礎建設,感謝前兩任部長爭取公建計畫、史博館同仁的努力,他笑稱自己是「坐享其成」,但文化行政工作本來就是一棒接一棒,他會將完成各項延續性工作。
史哲說,外界常分不清楚台史博和史博館,但台史博位於台南,北部唯一的史博館就是國立歷史博物館,而史博館作為國民政府遷台後第一所公立博物館,周遭有植物園、布政使司衙門等,見證1949年以來台灣人文薈萃、多元發展的歷史。
他說,「壯大台灣文化內容」絕對不是只指特定族群,而應該是台灣一切的歷史過程,脈絡化是一切最重要的,期許史博館作為北部唯一的歷史博物館,不要妄自菲薄,要將路走得更寬廣,扮演台灣及大台北地區重要關鍵歷史博物館的角色。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