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47字
根據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統計數據,國人平均一天看螢幕的時間超過10小時,從手機、平板、筆電、桌上型電腦、電視、超商的資訊顯示器、車站大廳的資訊看板、自家車上的螢幕、室內外的數位廣告看板等,各類顯示器已與日常生活不可分割。
顯示器功能也從基本的資訊顯示、休閒娛樂,進展到人與電腦間的互動介面,逐步朝向人與環境的互動介面。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資料,潛在的智慧顯示應用新商機規模到2027年可達每年1,700億美元。
經濟部技術處一直運用科技專案計畫協助產業發展先進顯示科技,以智慧顯示跨域應用的主軸,涵蓋顯示器、演算法、到系統解決方案的研發主題,鏈結顯示產業鏈業者與國內博物館、水族館、軌道運輸、船舶交通等場域業者,發展場域系統應用的解決方案,創造新的價值鏈,以強化國內顯示產業的產業體質,同時藉由智慧顯示科技提升民眾生活的便利性,創造更好的智慧生活體驗。
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目前智慧顯示各項應用逐步落實到生活場域中。如高雄亞灣旗津渡輪上落地的「AI智慧窗屏導覽系統」,就是運用科技專案支持工研院開發的虛實融合互動系統,加上國內面板廠自主研發的透明Micro LED顯示器,結合AIoT與5G技術將渡輪船艙內的窗戶智慧化,讓遊客眼睛看到什麼景點,就可獲得相關的景點導覽資訊。
工研院團隊也因地制宜發展技術方案,解決在觀光遊船因風浪造成船體搖晃導致透明窗屏資訊位置與景物標示不正確的問題,並藉由手勢互動操作,提供遊客「零接觸」的AR互動體驗。亞灣渡輪的「AI智慧窗屏導覽系統」還提供數位媒體平台,讓附近商家在渡輪上推播周邊商圈資訊帶動觀光消費,促進遊客、渡輪業者、在地商家三贏的生態圈發展。
另外,針對軌道運輸車廂,聯合國內光電業者開發「虛實融合透明顯示智能電子車窗系統」,建置於新北捷淡海輕軌之車廂內,將在2023年初提供營運服務。該系統提供乘客享有AR觀光導覽的體驗,該場域更將導入科技專案計畫開發的「抗暈眩車載虛實融合技術」,讓乘客在移動座艙中長時間看螢幕資訊不會頭暈不適,未來可應用在捷運、火車、大小客車的車窗智慧顯示系統。
育樂場域應用上,智慧顯示虛實融合互動系統已以「我視AI魚缸」的主題落地應用在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潮境智能海洋館中。系統能偵測遊客視線所觀看的角度,抓取視線焦點的水中魚種,從後端大數據資料庫判斷是哪種魚,顯示出魚種名稱在透明魚缸顯示器上,提供遊客資訊,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
技術處以智慧顯示跨域應用的思維發展顯示科技,藉此推動國內顯示產業轉型升級,擺脫過往以代工、零組件製造的思維,布局垂直市場、推動場域經濟以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未來將持續支持顯示技術與應用發展,攜手國內顯示器產業鏈業者以及移動、育樂、零售等場域業者,促進跨業跨域合作,以智慧顯示創造新應用價值,強化國際競爭優勢。(作者是經濟部技術處任意形態與虛實融合顯示系統開發計畫主持人)
經濟部技術處
經濟部技術處整合法人研究機構、產業界、學術界之研發能量與軟實力,促成國家創新系統成員間的科技創新連結,於智慧科技、綠能科技、製造精進、民生福祉、服務創新等領域,開發具前瞻性、關鍵性及跨領域之產業技術,並將研發成果多元移轉落實產業界應用,促進創新研發成果走向產業化與國際化,以厚實產業技術能量,提升產業創新效益。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