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56字
CIP台灣區董事總經理許乃文昨(8)日表示,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是綠色金融,和中鋼(2002)(2002)共同開發的中能風場加上彰芳西島風場,兩個風場加總起來,可以為台灣100萬戶家庭提供清淨能源。這兩個風場也繳出國產化亮麗的成績單,台灣從北到南,針對風力發電機零組件的產業鏈已開了十間新廠房,綠色商機不小。
許乃文表示,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是以資金來投資全世界再生能源發展,背後有超過150家的退休基金,包含台灣人壽,富邦人壽、全球人壽等台灣業者都是投資人。透過這些資金投資的項目包括離岸風電、陸域風電、太陽光電,甚至綠氫、綠氨等多元電力轉化。
除了綠色產業,綠色金融的發展也值得關注。許乃文表示,包括綠色金融商品、綠色融資、無追索專案融資,都有特別的know-how,銀行業經歷過幾個案場後,未來可以將相關的經驗複製到亞太其他市場,像是日本銀行業已經有這樣的案例,跨海到歐洲提供綠色融資,說明綠色融資將成為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許乃文表示,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本就屬於綠能產業,在本業之外,也額外投入生態復育、保育,像是長期投注鯨豚復育與鳥類研究,並將丹麥的人本哲學與彰化地方教育與人文活動結合,例如在彰化芳苑鄉捐贈丹麥式童話兒童遊樂場。另外,也承諾優先錄用漁民子弟,吸引年輕人留鄉工作。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也積極在彰化各鄉鎮辦說明會,分享何為風電,能為彰化帶來什麼樣的翻轉,對漁民的負面影響又是什麼,並提出補償計畫。
許乃文認為,俄烏戰爭讓世界各國更加體認到自主能源的重要性,歐洲各國已積極增設再生能源,其中又以離岸風電為大宗。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