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投資展望論壇15日登場/四大智庫:明年景氣不太好

本文共866字

經濟日報 記者葉卉軒/台北報導

世界各國仍深受高通膨所苦、俄烏戰事持續膠著,全球經濟悲觀訊號愈來愈明確,國內四大智庫領導人剖析明年經濟發展趨勢,一致認為「台灣明年景氣應該也不會太好,主要是因為台灣經濟跟全球密不可分」,2023年的經濟成長率要「保3」,機率不高。

經濟日報將於12月15日舉辦「經濟投資展望論壇--突圍2023」,包括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中經院院長張傳章、中研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許育進、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葉銀華等人將共聚一堂,展望明年經濟情勢。本論壇由中國信託銀行、富蘭克林華美投信協辦。

推薦

吳中書表示,預估全球整體經濟動能低迷會延續滿長一段時間,至少到明年第2季,在各國升息、美中角力、地緣政治、能源價格波動等因素相互交叉影響下,都讓明年景氣充滿不確定性。

張建一也直言,通膨不可能降那麼快,這次供應鏈問題很大,苦日子可能不只到明年,未來兩年、甚至四年,全球經濟都是低度成長,甚至有衰退疑慮。

張傳章則指出,台灣作為小型開放經濟體,很難不受國際影響,關於2023年的經濟前景,有五大不確定性因素,第一是主要國家債務高築、金融風暴陰霾籠罩;第二是主要國家因應通膨的貨幣政策相關調整措施;第三為中國大陸的內外情勢發展與相對政策的影響;第四是國內投資成長跟廠商布局;第五是地緣政治因素干擾。

許育進認為,隨著各大經濟預測機構紛紛示警,美國、歐元區、中國大陸等主要經濟體明年經濟成長將放緩、停滯甚至衰退,台灣那麼依賴外銷,景氣要恢復會滿辛苦,且落底時間也很難預測,由於台灣經濟體跟國外緊密結合,還是要看主要國家何時落底,台灣才有機會看到復甦的曙光。

葉銀華指出,當前國際經濟處於後疫情時代下的修復期,過去的舊均衡被打破,但因為世界摩擦日增、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供應鏈短鏈化、斷鏈塞港又舒緩、庫存問題、通貨膨脹等因素,使得新均衡還沒到。然台灣疫情受控,人民恢復正常生活,服務業景氣回穩,預估台灣經濟將以溫和力道進行景氣調節。

更多詳細內容及報名資料請見官網:

https://money.udn.com/ACT/2022/os/index.html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普發現金登記入帳10/31截止 財部:假日也可登記
下一篇
整理包/清明連假國道收費條件 大眾運輸優惠一次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