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全球經濟大趨勢論壇/吳中書:通膨降到4% 要到明年底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記者葉信菉/攝影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記者葉信菉/攝影

本文共722字

經濟日報 記者余弦妙/台北報導

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表示,估計今年第4季到明年第1季,將是全球景氣非常不好的期間,高通膨的狀況應會呈現慢慢下滑狀況,不會急速下降,預期到明年第4季,全球通膨率才有機會降到4%以內。

吳中書說,目前大多數國際經濟預測機構都認為美國在明年進入經濟衰退的機會相當高,不過這樣的狀況之下也不見得是壞消息,經濟衰退或多或少能減緩美國高通膨問題,雖然最新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經回落,但並不是超乎預期的好,也顯示出通膨並未有明顯改善,未來美國的經濟還是令人擔憂,明年美國的經濟成長率可能只有1%,甚至是負的,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很高。

推薦

面對高通膨,吳中書表示,俄烏戰爭爆發前,原本預期全球的通膨問題可以在今年第4季降到4%以內,但隨著俄烏戰爭開打,糧食與能源危機也使通膨問題惡化,各國開始採取緊縮貨幣政策,如今要解決高通膨問題就是只能先讓景氣下行、需求下降;預估高通膨會持續,但不至於繼續惡化,第4季就會趨緩,但要回到過去2%以下還有很大距離,要到明年第4季看看是否能達到全球通膨率4%,美國3%。

另外,提到美中角力持續,吳中書認為,美中之間的問題其實從歐巴馬時期就逐漸清晰,抗中的意志只有愈來愈強烈,而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領導策略也正在改變,習近平想讓民營企業逐漸走向國營事業,這點對全球供應鏈而言都不是件好消息,加上中國大陸現在的失業問題也逐漸浮現,而且中共逐漸走向共同富裕,依據以往經驗,往往會變成無效率的分配。

在美中對抗之間,台灣更顯得不利,吳中書說,如果當中國大陸開始走向國營化,美國也開始培養自己的產業鏈,這對於相當仰賴全球自由貿易的台灣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狀況,再加上台灣的資源並不充分,因此在全球的供應鏈布局方面,更需要慎重面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延伸閱讀

上一篇
打造循環經濟生態圈/日月光行政長 汪渡村:盼政府整合資源
下一篇
清明連假預期國道壅塞 高公局公布4條替代道路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