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90字
去年10月遭惡火吞噬的城大城大樓,今年5月20日已夷為平地,現地今早動土將闢為「府北公園」,高市府邀在地建築師張瑪龍與藝術家林熺俊跨界合作,導入人文藝術,將此地翻轉為溫暖擁 抱;與陽光、愛河對話的「高雄園」典範。
府北公園今早動土,副主長林欽榮表示,已下「軍令狀」,要求100個工作天完工,並將啟動周遭6棟大樓拉皮工作,抹去城中城大火悲傷,完成環境整建。
府北公園占地800多坪,興建經費3400萬元,規劃大草坪與喬木群,也將種植洋紅風鈴木、光臘樹、黃連木等豪宅規格樹種,並設置水景藝術、造型涼亭、共融式遊具等,期許做為周遭社區的「中庭花園」,供全齡族群休憩。
林欽榮說,今早出發時滂沱大雨,但9點抵達現場卻陽光乍露,似具有開朗迎向新生的意涵。去年城中城歷經暗夜惡火,但市府在最悲痛的時刻收拾眼淚,以四個策略快速推動重建,短短數月內完成公益性區段徵收,安置受難家庭,環境整建更新,也將動支4900萬協助周圍住戶拉皮,所幸110天時間零工安度過,每一天都是考驗。
他說,日據時代以來,鹽埕區府北里一帶均無公園綠地,這次城中城事件決定快槌改為公園,盼成就典範性的都市計畫價值,將現地翻轉,透過公園的闢建,未來與陽光與愛河擁抱對話。工務局長楊欽富表示,世界各國的公園各具特色,但台灣卻未豎立公園典範,這次府北公園即透過公民參與模式,融入涼亭、光電板設置、夜間燈光設計等,開創造為「高雄園」首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