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031字
雲林縣不僅友善高齡、拚健康,對國家未來主人翁也下功夫。張麗善表示,少子化嚴重,全縣零至三歲嬰幼兒約1.6萬人,為鼓勵生育,除了加碼發放生育津貼,更推動「孩子政府幫你顧」,廣推優質平價托嬰、托兒中心,讓家長安心回到職場。
經濟日報與台灣人壽共同主辦的「2021縣市幸福指數大調查」,雲林縣2021年幸福指數為18.14,在全台20縣市中(不計金門、連江縣)排名第20名。
幸福指數包含政府統計數據及民意調查結果,前者代表客觀統計評比,後者代表民眾主觀幸福感。雲林縣統計指數獲得31.06,民調指數僅獲得5.21,排名皆敬陪末座。
然而,雲林縣在「每人可支配所得」、「家戶連網比率」、「空氣品質指標」、「平均餘命」、「15歲以上大專及以上學歷人口比率」等指標,表現均殿後。雲林縣每人可支配所得僅29.1萬元,家戶連網比率僅77.79%,平均餘命79.15歲,雖較去年提升,但進步程度顯然不如其他縣市。
在民調指數11項指標中,雲林縣在工作狀況、政府作為及生活現況表現差強人意;其餘包括居住條件、家庭經濟、社會連繫、教育成就、環境品質、健康狀況、個人安全、工生生活平衡等八項指標,民眾滿意度都低。
整體而言,雲林縣在每人居住面積、就業等方面,在全台拿到中上成績,持續維持;但每人可支配所得全台最少、家戶連網比率偏低、平均餘命低於全國平均,值得縣府施政參考,增進縣民的幸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