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57字
微軟公司全球助理法務長暨總經理施立成認為,台廠赴美的最大挑戰,是台灣中小企業比較不注重ESG中的G公司治理,美國則更在意公司治理,尤其是數據治理,這是一點一滴的、不是一蹴可及,要資料數位化,放在雲端之上,隨時可拉出數據及圖表。
施立成指出,過去台灣電腦王國時代,微軟即跟台廠有緊密連結,微軟提供作業系統,協助台灣OEM與ODM廠商,將他們產品帶到國際市場上,引領進入全球供應鏈之中。微軟不是只賣產品,更希望是在供應鏈後端把整個平台做起來。
微軟從2016年看到物聯網IoT潛力,微軟認為其中的Thing是物聯網中不可或缺的,也是硬體底蘊深厚的台廠可以有所貢獻的地方,便在台灣成立物聯網中心,2018年成立AI研發中心,去年2020年成立全球第66座雲端資料中心,資料中心最重要硬體是伺服器,加上背後軟體的運作,才能讓硬體達到高效運用,其中硬體即是跟台廠密切合作。
對於人才問題,施立成表示,微軟企業社會責任CSR即有專注在人才培育,專注在數位落差,連續19屆舉辦實習生計畫。微軟看到台灣跨領域人才的需求,承諾未來四年會為台灣訓練超過20萬以上的數位人才,提供領英、Github等公司提供免費課程與資源。
施立成認為,台灣人才優勢在於硬體很深的底蘊,近幾年在實習生上也看到主動、積極、富有創造力等特質,更喜歡團隊合作等特質。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