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南停灌 每公頃最高補償9.3萬
水情持續吃緊,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昨宣布,除了嘉南地區明年一期稻作停灌,另桃竹苗中嘉南等水情燈號「黃燈」地區即起擴大減壓供水時段,從夜間十一點至隔日上午五點,改為夜間十點至隔日上午六點。
農委會說,嘉南停灌補償推估約要十九億元,農民十二月一日至廿日可申請,農曆年前就能領到補償金。
至於日前桃竹苗今年二期稻作停灌,每公頃可領十四萬元,嘉南補償不如桃竹苗?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解釋,因桃竹苗二期稻作是已耕種、農民即將收成,種苗、資材等都已付出成本,補償金相對高,嘉南一期稻作還未耕種,採農民賺款增加百分之五。農委會農水署長蔡昇甫說,這已是歷來一期稻作停灌補償最高金額。
此外,育苗業者、代耕業者及稻穀烘乾業者,以及如有其他受停灌影響的相關產業,像糧食倉儲、碾米、運輸等業者,也會依其實際損害程度給予適當補償;若農民因停灌導致償還農業專案貸款有困難者,本金償還期限可展延六個月,展延期間利息由政府補貼。
陳吉仲說,現階段公糧庫存還有八十萬公噸,停灌不影響糧食安全。他說,面對極端氣候,未來也要調整單位需水量高的作物,擬從每年廿八萬公頃,調整到廿四、廿五萬公頃。
至於桃園至台中地區水情較嚴峻,明年一期稻作是否也停灌?旱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說,將視十二月下旬前降雨狀況滾動檢討,配合育苗作業開始前檢討後決定。
指揮官、經濟部長王美花也指示,黃燈縣市應盤點轄內有設置地下水井工廠,宣導優先使用自有地下水,減少自來水使用量,並擴大推動抗旱水井、埤塘、放流水、設置緊急海淡或其他短期可增加水源利用的措施。「務必達成節水百分之五的目標」,並要求科學園區及產業園區節水量提升至百分之七。
相關新聞
- 數位身分證喊卡! 內政部:待專法制定後再依法辦理2021-01-21
- 台灣修法律長城 兩岸新一輪供應鏈大戰來了2021-01-20
- 綺瑩資訊涉詐貸兩銀行2.6億 董事總經理等3人約談到案2021-01-21
- 工具機迎春燕 接單看到Q22021-01-21
- 台灣疫情最新狀況!全台活動喊卡一次掌握2021-01-20
- 唐吉訶德再現人潮 排隊距離標示根本不到1公尺2021-01-21
- 遭官員點名「先別逛」!台灣唐吉訶德限縮進場人數2021-01-21
- 2021世界大學排行 亞洲大學4大學科入榜名列台全10大2021-01-21
- 紡織富商翁茂鍾爆司法醜聞 全律會籲院部提出完整說明2021-01-21
- 亞泰影像去年每股盈餘5.16元 今年Q1產能滿載2021-01-21
- 十鼓文創園區新推食譜魔法工廠 搶攻春節國旅商機2021-01-21
- 張善政憶父親:我好想念您 希望您在天上和媽媽重聚2021-01-21
- 花蓮農園裝置藝術遭破壞 鄉公所研議加裝監視器2021-01-21
- 南投縣向各大醫學中心招手 醫院專區土地報中央核定中2021-01-21
- 數位ID暫緩要賠多少? 內政部:遲延損害依契約處理2021-01-21
- 健保卡上路多年沒事 數位身分證究竟遇到什麼困境?2021-01-21
- 傳美軍機險撞台灣民航機 長榮、民航局回應了2021-01-21
- 暫停數位身分證換發 內政部:訂定專法後再推2021-01-21
- 南門市場消毒後開市等嘸人 人潮剩1成生意慘2021-01-21
- 吳德榮:白天暖如春日夜溫差15度 23日起轉乾冷2021-01-21
- 還有寒流嗎? 彭啟明:過年前趨勢沒有很極端的冷2021-01-21
- 「石木欽案」調查局曾約談翁茂鍾 清查金流2021-01-21
- 日商開天價 高鐵新車採購破局2021-01-21
- 台積電挹注勞退新制分紅 勞工每人分上萬元 2021-01-21
- 友嘉、上銀 布局電動車2021-01-21
- 業者:溫管法不應獨厚公用事業2021-01-21
- 溫管法修正案 劍指用電大戶2021-01-21
- 鏡電視設「外部公評人」拚成功開台 NCC仍未放行2021-01-21
- 52台再等等 NCC出新招檢視候選頻道製播比例2021-01-20
- 台醫療CP值世界第一,健保不該包山包海 張鴻仁:建虛擬夢幻國際隊2021-01-20
- 國家發展等三基金會附隨組織案 法院將進行言詞辯論2021-01-20
- 屏北高中突襲檢查爭議 教育部:輔導學校訂章則2021-01-20
- 最新!迷客夏再道歉:推「無茶」配方、捐一日所得2021-01-20
- 黑糖鮮奶含咖啡因 迷客夏捐出一日所得道歉2021-01-20
- 勞工因公染疫或自主管理者 雇主若不給補償可罰百萬元2021-01-20
- 兩岸經貿誰依賴誰? 深度好文一次看懂2021-01-12
- 台商第四波大遷徙 機會篇/前進東協 六成台廠有興趣2019-10-22
- 台商第四波大遷徙 機會篇/南向4.0啟動 搶人搶地也搶商機2019-10-22
- 台商第四波大遷徙 機會篇/瞄準人口紅利 攻內需市場2019-10-22
- 台商第四波大遷徙 機會篇/尋找投資新樂園 兩點考量2019-10-22
熱門文章
- 工具機迎春燕 接單看到Q22021-01-21
- 友嘉、上銀 布局電動車2021-01-21
- 上月外銷訂單605億美元 創新高2021-01-21
- 溫管法修正案 劍指用電大戶2021-01-21
- 民眾前往桃園地區國稅局洽公 即日起採實名登記制2021-01-21
- 蕭美琴獲邀出席拜登就職 蘇貞昌讚:42年來最大突破2021-01-21
- 業者:溫管法不應獨厚公用事業2021-01-21
- 蔡總統談局勢 兩岸經濟關係處於變動期2021-01-21
- 蔡總統祝賀拜登就職:持續深化合作夥伴關係2021-01-21
- 2021 Garmin Run亞洲系列賽台北站 延至2022年舉辦2021-01-20
- 資通、電子、海外生產比 滑落2021-01-21
- 本土疫情嚴峻 許勝雄仍看好今年經濟2021-01-21
- 亞泰影像去年每股盈餘5.16元 今年Q1產能滿載2021-01-21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