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837字
112年度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持續展現「鋼鐵勁旅」韌性,協助產業創新升級,因應國際主要國家提出鉅額獎勵吸引半導體產業投資,增訂產創條例10-2條,提出臺版晶片法,提供更優惠的投資抵減,以鞏固臺灣半導體製程領先地位;半導體設備自主化方面,已補助13家設備業者完成產線驗證,並接獲58台量產訂單,金額達40億元,且在3奈米離子佈植、90奈米PVD等設備打破外商壟斷,更持續補助10項設備導入客戶端驗證,預計先進封裝設備自製率可於2030年提升至30%。
展望新的一年,產業發展署將持續攜手產業締新猷,首要推動修正產創10-1條文,集聚產學界討論智慧機械、5G系統及資通安全投資抵減將於今年底屆期相關事宜。持續透過晶創台灣計畫,補助IC設計業者引導往先進製程及高值布局。同時擴大推動工具機廠搭配國產控制器廠商,發展具特色的智慧生產節能系統,以提升工具機產品附加價值,並鏈結公協會以完備各式工具機產品類別規則(PCR)資料庫,以標準化程序協助產業快速、水平展開碳盤查。
產發署112年為協助企業朝低碳化及智慧化轉型,結合產業公協會完成474班人培、培訓1萬5,959人次,提升企業碳管能力;完成2,345家業者碳盤查及診斷輔導、提供901案(1,795業者)補助,採購35.76億元國產設備、估減碳155萬噸CO2e。且推動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率達81.6%,產值達798.1億元,且輔導能資源循環潛勢量達6,679噸,水資源循環節水成效更達270萬噸。綠能產業方面2年除推動國際風力大廠Vestas及SGRE來台設廠組裝風力機,超過20家業者投入離岸風電,新增建廠投資新臺幣732.64億元,創造產值920.36億元,新增就業4,224人。
產發署表示,112年我國IC設計業約僅39%晶片產值使用先進製程,目標113年提升至43%。透過政府補助資源,推動IC設計業者協同系統擴大投入發展16奈米(含以下)先進晶片等高值化應用市場,提升我國IC設計產業的產業價值及國際競爭力。(陳華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