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工業局助產業升級轉型 績效亮眼

提要

加速推動技術創新 引領淨零及數位發展 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

本文共1061字

經濟日報 台北訊

經濟部工業局111年持續發揮「熱血打拚」高昂戰鬥力,協助無數產業升級轉型,創造亮眼施政績效。展望新的一年將再接再厲,加速推動技術創新,引領產業淨零、數位轉型,持續提升競爭力,躍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

工業局表示,111年度施政績效首屈一指的是增訂產創條例第10條之2;該案在111年底送請立法院審議,於112年1月7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1月19日奉總統修正公布。未來針對國內進行技術創新且居國際供應鏈關鍵地位的公司,不限產業別,只要符合適用要件者,可申請適用前瞻創新研發及先進製程設備投資抵減。期藉由該條文施行,促進關鍵產業與技術深耕臺灣。

另與台糖公司合作優先開發嘉義中埔、水上、臺南新市及高雄北高雄等4處產業園區,並偕同全國工業總會成立「產業碳中和聯盟」邀集30個公協會加入。工業局亦啟動產業淨零工作小組,推動多項產業減碳。推動半導體供應鏈在地化,吸引外商如美商英特格、德商默克等在臺投資逾新臺幣300億元、荷商艾司摩爾在林口工一擴大投資約300億元及日本東京威力科創等在臺設廠。

透過數位轉型服務團主動訪視609家業者診斷轉型需求,協助342家業者至臺灣雲市集採購SaaS解決方案,輔導131家業者使用數位轉型相關工具。協助業者通過交通部3年10項國產化車輛符合性審查,並取得示範計畫訂單共計519輛。工業局研提「電動機車產業環境加值補助計畫」,預計112至115年投入經費58億元。完成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8項授權辦法發布實施,促成國內生醫投資321.86億元;協助生醫廠商爭取836萬美元國際訂單。促成國內業者投資離岸風電,帶動供應鏈投資累計達140.06億元。

深化與國際開放網路組織,輔導5G廠商通過國際電信組織TIP認證,促成台美供應鏈合作。協助鶯歌陶瓷、北投小農及花蓮石材業者與通路品牌商合作,促成投資3,500萬元。107至110年公告閒置土地共計248.14公頃,截至111年底已活化236.52公頃。111年度持續與新南向6國辦理產業鏈結高峰論壇,並促成簽署20項雙邊產業合作備忘錄。

工業局指出,延續111年亮眼施政績效,112年度施政重點首項要務是推動疫後特別條例產業及中小企業升級與轉型,並接續發布產創條例第10條之2子辦法、另將擴大半導體攬才、促進生技醫藥與精準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優化電動機車發展環境、持續推動產業節能減碳、舉辦「2023台灣設計展」、促進軍用商規無人機開發、推動5G產業臺廠與美國業者合作、促進循環材料利用、推動彰濱工業區太陽光電併網、及辦理四大園區土地招商。(陳華焜)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筑波 辦化合物半導體跨界研討
下一篇
元挺精機推出電腦CNC二軸內外圓專用磨床機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