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883字
軟性包裝設備一級大廠華周工業公司,去年以新開發的FSL-TR砲塔式四軸分條機,獲得「塑橡膠機械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設備類優等獎及美學獎,展現該公司堅強的研發實力。
不僅產品創新獲得肯定,該公司在數位轉型、智慧生產與全球市場布局也創下佳績,值得與各界分享該公司的蛻變與成長。以下是總經理何維倫的專訪內容:
問:數位轉型、智慧生產是產業發展趨勢,公司在智慧生產方面做了那些努力、成果如何(包括設備智慧化)?
答:協助客戶進行數位轉型及智慧製造,一直是華周近年來重要的目標與任務。
在數位轉型部分,共分為三個工作階段,包括數位化、數位優化、最後才是數位轉型。身為機械製造商,主要是協助客戶開發整合第一階段,也就是機械設備的生產參數數位化的部分,透過華周的電控系統,可收集到機台所有生產數據,例如分條機生產中的運轉時間、分條速度、放收料張力、收卷長度、成品直徑等,又如製袋機生產中的送料速度、送袋長度、熱封溫度、熱封時間、切刀速度等,這些數據都可即時做輸出與客戶端的數位工具做串接。
客戶端比較常見的數位工具會有ERP(企業資源規畫系統)、MES(製造執行系統)或戰情室,企業進行營運時各種可視化管理方法中,將機台生產參數數位化是很重要的第一步;而各項生產資訊數位化後也可以讓客戶後續進行巨量資料分析以及應用,也就是大數據的部分。
至於智慧製造部分,一直是華周持續不斷投入研發的區塊。華周的智慧製造理念主要以機台設備的「智能化」及「智動化」兩個部分組成。
智能化部分,主要賦予設備聯網能力,公司在2018年就推出具備連網功能的分條機種,客戶可直接使用手機或平板與機台連線,達到即時監控生產狀態、甚至可直接控制設備。而透過聯網功能,我方也可以遠端與機台聯線,做異常排除甚至PLC程式或人機介面程式修改,我方人員不用到廠,也可以幫客戶解決問題,大幅提升售服效率、節省客戶維護成本。
而智動化部分,主要針對世界各國因人口老化衍生的缺工問題,公司透過將以前傳統機型需要以人工進行設置的作業,研發設計改良為全自動機構作業,減少設備操作人力的需求。簡單來說,以前一台設備需要兩個人員操作,設備智動化後,一個人員可以操作兩台設備,且生產效率更高、品質更穩定。
問:今年9月的「塑橡膠機械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公司產品分別獲得設備類優等獎及美學獎,請簡述得獎產品的設計概念。
答:去年參賽的作品「FSL-TR 砲塔式四軸分條機」,是華周最新開發、也是目前最高階的分條機種。該機以各種自動化結構,取代傳統需以人工操作的作業,具備的自動化功能包含:成品用紙管自動排列定位功能、成品自動黏貼膠帶以及自動裁斷接料功能、砲塔式自動換軸功能、成品自動推出裝置以及全自動翻轉昇降式卸料架。透過這些功能可以大幅縮短傳統因為需要人工進行操作的停機時間,達成不停機連續式生產,提高生產效能,並且透過上述的各種智慧化功能,協助客戶達成智慧製造的目標。
今年公司很榮幸能同時獲得兩座獎項,除了機構功能創新部分獲得優等獎,設備的外觀造型,也受到評審委員們的青睞,這是華周首次在競賽中獲得美學獎,是對公司研發團隊最大的肯定,顯示華周在卷對卷或卷對片製程設備,除了針對各種功能不斷研發創新,在機台外觀設計上也具有國際水準。
問:配合產業發展需求,公司未來將再開發那些趨勢性產品,並簡述市場布局。
答:循環經濟及綠色製造,是許多產業面臨的趨勢及挑戰!華周成立40年來,在超過108個國家安裝超過4,000台設備。所以我們的核心價值是,「根據這些經驗,接受客戶的委託,設計製造出客製化的設備,克服以前生產問題及實現客戶自動化的需求」。
而在軟性包裝產業中,尤以食品的包裝應用挑戰較大。因為食品通常是採用不同材質的複合膜包材來製作包裝袋,如要因應循環經濟與綠色製造的要求,包材需要可以回收再利用。針對這個目標,有部分材料廠商研發「單一材質複合膜(例如:BOPE)」來取代目前異材質複合膜(例如:PET+PE),作為食品包裝袋的原料。
但是,單一材質複合膜的內外層材料熔點溫度較接近,傳統的製袋機在高溫的條件下封合,常造成內外層材料融穿或封合處嚴重皺褶。因此公司持續與塑膠中心合作,研究及分析各種單一材質複合膜的材料特性,透過這些研究數據,據以調整製袋機熱封結構以及溫度控制系統,使華周製袋機也能生產這類環保可回收的材料,協助客戶進入循環經濟以及綠色製造領域。
展望未來,華周除持續深根軟性包裝產業,並將積極開發不同產業的設備供應,在現有卷對卷、卷對片深厚技術的基礎下,達成不離本業的創新。
華周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網址:https://www.hci.cc/。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