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15字
戴德梁行今(5)日舉行記者會發布第二季商用不動產動態,第二季度的投資市場交易金額為522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增長88.9%,是近五年單季第二大量,順勢回補第一季度的衰退,結算上半年累積金額已達去年同期水準。
戴德梁行表示,本季主要交易來自新光一號REITs清算標售之六棟收益型大樓,因皆附帶穩定租金收益,吸引投資型買家進場,六棟大樓交易金額合計約307億元,約佔整季交易額約60%。若扣除新光一號標售物件,第二季商用不動產成交量則僅剩215億元,表現並不亮眼,且多為自用購入廠房及廠辦為主。展望下半年,資本市場將維持審時度勢的保守態度,買方將回防精華區位的低風險產品,估計商用不動產之年度交易量將顯著減少。
第二季土地市場持續著量低價穩之格局。根據戴德梁行統計,第二季土地交易量為200億元,累計2023上半年交易量為363億元,為2016年房地合一稅實施以來之最低量。戴德梁行指出,今年土地市場的低量與2016年之時空背景不同,2016年適逢政黨輪替、房地合一稅實施、公告地價大幅調漲等重大變革,開發商在2016年處於政經情勢與政策效應不明之觀望期而創下2009年金融海嘯過後之年度交易量首度低於1,000億之情形,但隨即在2017年即強力反彈。而2023上半年的土地交易量大跌,反映的是建商土地存量充足、國際原物料及人工成本上漲、央行升息及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對於房地短期內移轉的限制,而建商對於以上因素之影響了然於胸,一言以蔽之就是「住商類土地需求大減」。
2023年1~5月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約11.3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1.35%。六都與去年同期相比皆大幅減少。根據營建署核發建造執照之最新統計資料分析,2023年1至5月的建照核發件數相對於去年同期減少2,525件,其中以住宅類申請興建總樓地板面積比去年同期減少234.42萬平方公尺(約70.91萬坪)最為顯著,相當於減少23.58個百分點,若以全台平均單戶面積約40坪計算,今年1至5月申請興建的住宅戶數減少將近17,700戶。戴德梁行預估,土地低量交易之趨勢恐將延續至明年,這段期間建商對於土地供給仍不會拒絕,但只會選擇優質土地投資,且無追價力道。
相對於購地需求減緩,建商對於參與捷運土地開發及都市更新仍具有高度意願。由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辦理的捷運萬大線金城機廠暨莒光站/加蚋站(捷九)土地開發案,為全國首宗跨台北、新北雙直轄市兩宗捷運聯開基地的併標招商案,擔任招商總顧問的戴德梁行在第二季成功完成招商及簽約,皇翔建設獲選為最優申請人,取得佔地35,000坪的金城機廠暨莒光站基地開發資格,規劃量體逾92,000坪,總銷金額高達500億元。本招商案也同時順利促成台北市萬華區加蚋站聯開基地的住宅開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