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前地政司長:少數人高喊土地正義 其實是政治壓迫

本文共567字

經濟日報 張瑞文

從事都市計畫專業超過50年的前地政司長蕭輔導,談到市地重劃,所經手的案例不勝枚舉,最令他感慨的就是當年的張藥房事件:「他沒有土地正義,他們在喊口號的,連媒體都一樣盲從,把不對的照樣報的那麼大,讓大家都覺得他是對的,都市計畫委員不通過,到最後他還是逼著你要把它恢復,這個都是政治的壓迫。」

蕭輔導認為政府政策的推動,當面臨規劃的問題一定要先破壞,「我們在做的工作都是破壞,破壞當中產生很多建設,但是建設完成後,大家都受益。」政治如果凌駕於專業之上,就會造成像張藥房事件,最後道路彎曲,重蓋的房子根本也不適宜居住,同時都市整體發展,還有附近居民生活都受到影響,這絕對不是土地正義,卻是因少數人的私利,造成大多數人的不公平。

蕭輔導認為文林苑和黎明幼兒園都是一樣的案例,「都市更新鬧最大的就是文林苑,一個釘子戶搞十幾年,還有我常經過黎明幼兒園附近,因為這個釘子戶造成路不通,這就是公權力不彰,即使訴訟贏了也沒辦法。」

同樣感觸的還有逢甲土地管理學系教授陳建元,陳建元認為這十幾年因為都市開發而產生的重大紛爭,社會當然會對少數人不同意見的有所保護,但是當保護到沒有辦法保護的時候,建設還是要持續往前,都市成長的空間有時候看似無情,是為著下一代有新的想像空間,新的創造,「這過程會比較辛苦,但是這就是我們地政人的的責任,可能要先背負這些罵名。」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台肥新竹市「D7住一」公開招標案聲明
下一篇
北市門牌6字頭!三大優勢 購屋首選最高CP值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