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陶博首屆卓越獎徐永旭 用生命力展現陶藝蛻變

本文共896字

經濟日報 曹松清

「臺灣陶藝獎」首屆卓越獎得主徐永旭的藝術人生,即日起至8月28日,首次以「創作回顧展」的方式,在陶博館盛大展出47件立體陶藝作品及2件畫作,呈現他長年來藝術實踐的精髓、蛻變。

高度達近5公尺的《2019-1》,是徐永旭創作至今最大型作品,遠距觀看的視覺張力...
高度達近5公尺的《2019-1》,是徐永旭創作至今最大型作品,遠距觀看的視覺張力,特別具有震撼感。 陶博館/提供

其中,戶外陶瓷藝術園區展出《2019-1》,高度達近5公尺,是徐永旭創作至今最大型作品,遠距可觀看創作造型的視覺張力,近距可探究綿密陶土的延展秘訣,特別具有震撼感!

推薦

陶博館館長張啟文表示,徐永旭與陶博館的淵源非常深厚!自中年專職創作陶藝後,2004年即獲頒陶博館主辦第一屆的「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評審推薦獎,並參與「形塑無疆—臺灣當代陶藝進行式」、「2018臺灣國際陶藝雙年展」聯展,也多次擔任陶博館辦理競賽展的評審,應邀參加工作營等。無論在國際競賽展、國内大型陶瓷雕塑展等展覽,都能看見老師的精彩作品,藝術成就備受當代陶藝界推崇與肯定,獲頒本屆臺灣陶藝獎卓越獎,可說是實至名歸!

「臺灣陶藝獎」首屆卓越獎得主徐永旭的藝術人生,首次以「創作回顧展」的方式在陶博館...
「臺灣陶藝獎」首屆卓越獎得主徐永旭的藝術人生,首次以「創作回顧展」的方式在陶博館盛大展出。 陶博館/提供

這次陶博館經歷2年的籌備後,完整展出徐永旭旺盛創造力走進陶塑的當代藝術歷程,遠觀或近探各具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早期創作《滴》以柔和婉轉的靜態外形,獲得臺北市美展「陶藝類特優首獎」。開啟動感創作風格的《白色樂章—共舞》、《夜舞》、《精靈之舞》等,宛如栩栩如生的曼妙舞姿。《風雲際會》、《戲劇人生(三)》等繪有金色面具,令觀者猶如置身古希臘戲劇誕生的雅典劇場。進入公共藝術領域的巨型雕塑《如皇》、《似后》,以人體軀幹與豎著腳跟的座椅結合,暗示「邀人入座」的姿態,塑造作品與觀者間的張力,吸睛程度破表。

徐永旭自轉向陶藝職涯後創作不懈,揉塑陶土的同時,卻也造成身體重擔。在最無體力之時,仍憑著意志力,用手捏出一朵朵似花如貝的陶塑,日復一日的創作彷彿日課般的修行,感受到手中陶土的流暢性,並體悟到創作動力如蜜蜂築巢源源湧出的本能。徐永旭在體會到僅獨具熱忱難以持續創作的同時,故與太太一起參與馬拉松鍛鍊體能。

徐永旭近期的創作堅持徒手捏塑重複性如花生殼、蚵仔殼、手工麵條的小單元,作品纖細微...
徐永旭近期的創作堅持徒手捏塑重複性如花生殼、蚵仔殼、手工麵條的小單元,作品纖細微妙且氣勢磅礡,令人嘆為觀止。 陶博館/提供

近期徐永旭在陶博館玻璃長廊現地創作,首度嘗試以懸掛式由上往下反覆捏塑推接,實驗性作品長達約30公尺,想要一睹最新作品的民眾,一定不能錯過前來參觀。另外,關於「臺灣陶藝獎卓越獎座談會」,徐永旭與藝評家廖仁義、溫淑姿對談,並和民眾分享嶄新陶藝概念。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歐肯聯手紅點設計師葉忠宜 推出3款年節禮盒 以精裝書本形式 吸睛呈現
下一篇
宏匯廣場搶連假商機 十大新櫃登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