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期貨公會校園巡迴講座 開跑

提要

解析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綠色金融與期貨業數位發展內容 11場次、逾千名學生受惠

本文共847字

經濟日報 蔡穎青

期貨公會「期貨業未來發展與就業機會校園巡迴講座」開跑,課程內容結合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綠色金融與期貨業數位發展內容,讓同學能更了解期貨業發展性。3月份辦理虎尾科技大學、真理大學、東華大學、嘉義大學、宏國德霖科技大學、中華大學、台北城市科技大學、南華大學、元智大學、輔仁大學、義守大學,共計11場次,千餘名同學受惠。

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表示,為奠定期貨產業人才能力之基礎、協助學子對期貨業建立正確的就業訊息,引導學子投入期貨產業所需具備的技能,期貨公會自2007年起每年辦理「期貨業未來發展與就業機會校園巡迴講座」實務課程,希冀能協助學子改善畢業進入職場後,所學與實務落差之現象,期望學生透過此講座,可具備更宏觀及正確期貨專才所需培育之素養,獲得教科書外的知識。

期貨公會邀請業界專業講師組成講師群,介紹期貨市場及發展前景、產業發展人才需求、業務種類與工作性質、並分享從業經驗,同學們可以利用此機會,多加瞭解期貨業的特性與實務作業,做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涯規畫,同時進行就業準備,以爭取理想的工作機會。

陳佩君表示,這幾年全球遭逢許多政經事件,包括貿易戰、科技戰、全球疫情、地緣政治,去年初俄烏衝突爆發,更是掀起萬丈波瀾,為全球經貿投入震撼彈,隨後之通貨膨脹及劇烈升息更讓實體企業與資本市場受到相當影響,然期貨業2022年期貨商全年累計稅前獲利73.74億元,與前一年相較增加19.4%,而全年國內期貨交易量達3.84億餘口,其中盤後交易比例為31.48%,相較前一年也增加43.1%,突顯運用期貨避險需求。

另一方面,期貨商經理人積極資格條件,也在2020年納入資訊、科技、法律、電子商務或數位經濟等專業領域的資歷,為期貨行業擴增更多領域的專家,迎來更多新的思維,相信未來期貨業的發展將會更寬、更廣。另外,隨著本國期貨商品的國際化與多元化發展,期經、期信及槓桿交易、貿易子公司業務的陸續就位,期貨業多元經營,不僅延伸了核心競爭力,也更能發揮「期貨」在金融市場的角色與功能,值得同學投入,作為職業生涯的志業。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反詐部落族陳靜雯呼籲 金融詐騙橫行 投資前多查證
下一篇
「112年華南金控盃全國少棒錦標賽」花蓮縣奪下冠軍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