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63字
近期SVB銀行及瑞士信貸一級資本債(AT1)事件,引發全球對於金融系統風險的動盪及擔憂,台灣金融機構也隨即檢視曝險部位,所幸初步踩雷狀況仍可控,近期出爐年報顯示14間金控集團在2022年底資本適足率也皆符合法規要求。寶錸投顧總經理鄭琮寰指出,2022年快速升息使金融商品評價受損與匯率波動直接影響壽險獲利,銀行暴雷也影響投資信心,惟各國政府積極救市,加上台灣金控監管嚴謹,近期股價已有止穩現象。
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全球對於金融體系監管已更為全面,而台灣相較全球又更加嚴格,根據金管會統計資料,截至111年底,14間上市金控資本適足率均高於規定值100%,顯示雖受到總體環境驟變影響,體質仍舊良好。
根據寶錸投顧研究部分析,2022年美國激進升息階段,使金融商品評價受到大幅影響,台灣壽險業面臨巨大的未實現評價損失,2023年截至2月,14間上市金控有6間獲利呈現負成長,主要影響集中在壽險及證券業務,原因也與台幣近期快速升值造成匯兌成本大增有關,金管會3月16日宣布修正「外匯準備金機制」後,將有助於降低匯率避險成本。
寶錸投顧指出,近一週雖國際金融業暴雷陰影壟罩,但金融股股價也試圖呈現止穩局面。雖各國政府針對金融風險的積極救市,但台美利差擴大承受的匯率風險以及信用違約交換CDS大幅波動,有利淬鍊金融股在利空中浮現的價值。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