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58字
即使近一年歷經俄烏衝突、高通膨、央行大幅升息及經濟衰退擔憂等挑戰,2022年以來史坦普全球基礎建設指數仍上漲1.3%、領先全球股市下跌15.7%,表現強勢(彭博資訊,美元計價至2023年3月16日)。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在聯準會及瑞士央行推出緊急措施或提供流動性下,預期有助避免危機蔓延,惟事件背後反映的是聯準會積極升息對經濟和金融系統的深遠影響,經濟衰退、企業獲利下修和零星的信用風險猶存,看好基礎建設產業將持續展現韌性。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基礎建設產業提供生活和經濟活動必須的服務,在政府監管或長期契約支持下,獲利、現金流量和股利的可預測性高,且能轉嫁通膨和利率風險,在波動環境常扮演資金避風港的角色。
此外,因應全球朝2050淨零排放的政策目標,讓基礎建設產業除防禦外,更多了成長動能,根據國際能源署2050年淨零排放報告預估,每年電力產業資本支出將從8,000億美元增長至2.5兆美元,許多受監管公用事業未來數年的平均獲利年增率預估將介於5%至8%,讓基礎建設產業兼具高股利、股利穩健成長和股價增值的三重利基,建議投資人可將基礎建設產業型基金列入投資組合的一環。
美盛凱利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人尚恩赫斯特指出,預期在全球供應鏈重新調整、新的貿易路線或既有路線拓展都需要新的基礎建設支持,而在地化或區域化生產也將帶動額外的能源及發電需求,基礎建設產業將優先受惠。
美盛凱利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團隊由10多位基礎建設專家所組成,自2006年開始投資基礎建設股票迄今,在併購、債務融資、股權籌資及政府監管等領域的經驗豐富,是全球最大的上市基礎建設投資團隊之一。該基金今年榮獲2022年「指標」年度台灣基金大獎「產業股票-基礎設施」《最佳表現定期定額基金大獎/同級最佳》獎項肯定,是第二度榮獲指標年度台灣基金獎肯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