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28字
工商協進會日前舉行「建構永續DNA 邁向淨零大未來」論壇,由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發表開幕致詞並擔任綜合講座主持人。蔡明忠強調,目前正是企業面臨低碳轉型的關鍵時刻,需要從內部治理、營運方針調整、利害關係人溝通、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做起,進而做到產業轉型,希望透過產官學不斷對話的過程、凝聚共識,實現產業經濟與社會環境共好的未來。
蔡明忠指出,如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在論壇開場時提到,淨零的過程需要金融業以資金的力量投入並影響產業;華碩董事長施崇棠在演講時表示,資金若能流向自然正向的循環,對企業永續經營會有很大助益。這些都是台灣走向淨零排放過程中對金融業的期許,金融業也都聽到了。
以富邦為例,去年宣布低碳策略,並訂出2025年綠色金融2.45兆元、氣候商品與服務70億元等目標,同時提出停止新承作高碳排產業投融資策略,針對電廠、煤礦業、水泥業、石化業及鋼鐵業等五大高碳排敏感性產業擬定准入及撤資標準,是國內首家承諾不再投資燃煤比過半發電廠的金融業。
蔡明忠表示,目前金融業導入SBT(Science-Based Target科學基礎減碳目標),然而綠色金融標準將不斷提升,重要的是能「愈來愈綠」,這也是每個階段目標達成後需要反省與省思之處。
蔡明忠提醒,台灣除了朝淨零努力,更需要積極投入新技術,像中研院正在研究如何能使天然氣發電除碳,讓灰電變綠電,此外中研院正在開發的「去碳燃氫」技術、運用黑潮、地熱等台灣獨有天然資源創造綠電,都是極佳的研發方向。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