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66字
「齒輪產學技術聯盟」成立大會暨產學交流座談;7月3日上午9時於台中市逢甲大學第六國際會議廳舉行,吸引全台近100位產學界精英與會,堪稱近年齒輪業內最大盛事。聯盟主席中央大學吳育仁教授激動表示,在相對保守的齒輪界,能有今日出席盛況,令人十分感動,相信在大家的相挺下,未來聯盟定會有一番作為,為齒輪界開拓全新局面,期望更多齒輪業者能加入,攜手共創齒輪業的美好未來。
逢甲大學產學營運與推廣長劉育成教授開場致詞表示,產學聯盟是國科會於103年啟動的計畫,目的是將學校能量有效與產業對接降低學用落差,「齒輪產學技術聯盟」功能包含四個貼近齒輪界需求的關鍵技術及人才培育,甚至提供對接及輔導等服務,故能通過國科會計畫審核成立,絕非僥倖,最重要的是,未來聯盟還需要業界的支持,才能成為產官學間的鏈結與台灣齒輪界有力推手。
吳育仁致詞表示,三年前即開始推動成立聯盟計畫,直到今日才得以實現,希望藉聯盟中立角色,將學界研發的技術能量推廣給業界。吳育仁說:「齒輪廠應該不只是買先進設備來生產就好」,並引古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勉勵業者,應擁有自我的核心技術,企業才能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走得長遠。
吳育仁說,期望聯盟能扮演教育訓練的角色,並將學校先進技術推廣及技轉給業者,甚至聯盟內老師亦能與業者合作申請政府科專計畫,共同研發更先進設備及高階產品。未來聯盟亦將扮演人才認證角色,凡接受過聯盟齒輪設計教育訓練課程者,即可頒發證書,還可協助業者做齒輪及刀具等產品的台灣或國際檢測認證等服務。
當日重頭戲「研究能量及技術分享」時段共邀請11位國內學術界知名教授及專家包括:中興大學教授蔡志成、虎尾科技大學教授王培郁、逢甲大學教授徐瑞宏、臺灣科技大學教授石伊蓓、中央大學教授洪榮洲、中央大學教授林子軒、中山大學教授王郁仁、聯合大學教授李羿慧、臺灣大學教授徐冠倫、逢甲大學教授蔡鈺鼎、中正大學博士陳冠宏等,分別說明各自專長領域及過往執行的科專、產學合作及研發案例,下午議程由臺灣淨零策略與永續發展協會副秘書長劉智熙分享企業淨零轉型案例;及中正大學前瞻中心陳冠宏博士分享自製齒輪設備研究,內容精采掌聲不斷。
該活動主辦單位為齒輪產學技術聯盟,協辦單位為逢甲大學產學經營與人才培育中心、先進智慧製造技術聯盟、臺灣淨零策略與永續發展協會及逢甲大學精密系統設計學士學位學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