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當生命遇見奇蹟 原來只需要一個「願意」

本文共849字

經濟日報 張傑

「17年前的一通電話,改變了我的人生。」吳芷均的聲音帶著感恩與激動,從32歲起受腎衰竭所苦的她,洗腎成了生命的一部分,直到36歲那年,接到奇美醫院打來的一通通知電話——有一顆腎臟準備給她,這個轉捩點讓她終於脫離三天一度的血液透析,也讓她重拾生活的主導權與希望。

今年53歲的吳芷均小姐分享自身移植經歷,感謝17年前無私捐贈者的成全,重獲新生後...
今年53歲的吳芷均小姐分享自身移植經歷,感謝17年前無私捐贈者的成全,重獲新生後積極投入器官捐贈宣導,盼喚起更多人對生命接力的重視與支持。 奇美醫院/提供

如今53歲的吳小姐,將自身故事轉化為力量,投入器官捐贈宣導行列。她說:「雖然我不認識那位捐贈者,但他的大愛讓我能再一次擁有完整人生。我會用健康的身體,活出感恩,傳遞這份希望。」

這份希望,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已經默默守護26年。自民國88年完成首例器官移植手術至今,奇美醫院已協助完成878例器官與組織捐贈,每一例都是生命與生命之間的連結、一次跨越生死的深情傳承。

奇美醫院移植醫學科主任孫定平(左起)、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峯、睡眠中心主任暨加護醫...
奇美醫院移植醫學科主任孫定平(左起)、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峯、睡眠中心主任暨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一同簽署大型器官捐贈同意卡,以實際行動響應器官捐贈,傳遞生命接力的大愛精神。 奇美醫院/提供

為響應「114年全國器官捐贈宣導週」,奇美醫院於6月18日至20日舉辦為期三日的宣導活動。從互動問答、生命故事展,到「留愛不留憾」的同意書簽署行動,不僅邀請民眾參與,更邀請院內醫療團隊一同響應,用實際行動成為器官捐贈理念的傳遞者。活動期間,受贈者還將親手獻花致謝,感動場面溫暖整座醫院。

但希望的背後,是仍在等待的一萬多名患者。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統計,2023年全台仍有超過11,259人等待器官,其中腎臟佔近八成。器官來源的嚴重短缺,讓許多家庭在等待中耗盡希望。

腎移植受贈者代表吳芷均(右二)小姐、吳丹詠(左二)小姐向奇美醫療團隊獻花,感謝醫...
腎移植受贈者代表吳芷均(右二)小姐、吳丹詠(左二)小姐向奇美醫療團隊獻花,感謝醫護人員專業付出。 奇美醫院/提供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峯強調,最常導致器官捐贈卡關的關鍵,不是醫療技術,而是「病人生前沒有表達意願」。家屬在悲傷中面對困難決策時,往往因無法確定逝者的想法而陷入猶豫。

因此,他呼籲每一位民眾:「現在就做決定,讓愛不留遺憾。」只要在健保卡註記器官捐贈意願,就能成為生命的橋梁。這項註記可在醫療院所辦理,也能透過全民健保APP完成。截至113年,已有近五萬人完成註記,這不只是資料的一筆,更是愛的傳遞。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峯(左三)與各科部主管及醫護同仁,以實...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田宇峯(左三)與各科部主管及醫護同仁,以實際行動支持器官捐贈宣導。 奇美醫院/提供

「你不是醫師,也能救人一命。」一句簡單的話,背後是一場關於愛與尊嚴的選擇。一個簽名、一個意願,可能就此改寫他人生命的軌跡。奇美醫院邀請大家一同加入器官捐贈行列,讓希望不再等待,讓愛永不凋零。

奇美醫院社會服務部主任陳立誠(後排左四)攜手社工師、志工、移植醫學科專科護理師李...
奇美醫院社會服務部主任陳立誠(後排左四)攜手社工師、志工、移植醫學科專科護理師李玲嫻(後排右三)、公共事務室主任黃文良(後排右一),共同響應器官捐贈活動,以實際行動傳遞生命延續的大愛精神。 奇美醫院/提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晴元行旅」找女神李多慧代言 主打天數適中、價格親民、品質保證
下一篇
國寶集團東華高爾夫球場與日本千歲空港鄉村俱樂部 締結姊妹球場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