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95字
鐳洋科技(6980)於2025年6月17日至19日參加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國際微波展(International Microwave Symposium,IMS2025)。今年鐳洋科技以「Wi-Fi over mmWave」為主題,首度公開展示毫米波整合解決方案,含自研8x8 Ka頻段陣列天線結合天線封裝(Antenna-in-Package,AiP)模組的實測數據,透過影片與靜態展示展現其穩定連線與高速傳輸的能力。該陣列天線採用雙極化設計,可於同一電路板上同時支援發射(Tx)與接收(Rx),相較傳統設計更具體積彈性與系統整合優勢,進一步提升空間配置效率與整體效能。同時,鐳洋科技自主開發的產品具備高度相容性,可搭配多種Wi-Fi系統進行整合,已搭載於一線台廠的Wi-Fi 7晶片,展現強大整合能力與研發實力。
IMS是由美國IEEE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ology Society(MTT-S)主辦的旗艦年會,於1957年創辦以來,對推動無線通訊、雷達、衛星與生醫感測等科技創新具影響力。已是全球微波領域重要的學術與產業盛會。此次鐳洋科技於IMS2025亦強調與全球類比IC大廠Analog Devices(ADI)之長期策略合作關係與成果。ADI致力於高精度類比與射頻解決方案,技術涵蓋通訊、工業與航太應用。結合ADI所提供的高效能射頻晶片組與鐳洋在陣列天線與射頻模組設計專長,打造兼具效能與彈性的毫米波解決方案。雙方的緊密合作不僅加速產品研發,更大幅提升整體系統的穩定性與擴展性。現場同步展示鐳洋自研的天線封裝(Antenna-in-Package,AiP)模組,整合天線與射頻前端,有效降低訊號損耗並提升模組效能,預期將應用於偏遠地區、開發中國家等需大量部署無線網路的應用場域。
鐳洋科技表示在衛星通訊領域,亦持續拓展毫米波應用,現場展出多款適用於非地面網路(NTN)及低軌衛星通訊的陣列天線產品,包括與工研院合作的 Ka頻段發射(Tx)與接收(Rx)天線、鐳洋自研成功搭載於首顆3U立方衛星夜鷹號(Nightjar)的8x8 Ku 天線,以及針對一線台廠合作專案所開發的多款天線模組。這些產品可搭配客戶選用的前端射頻晶片組,展現鐳洋在陣列天線設計製程上的靈活度與系統整合能力,協助客戶快速導入非地面網路(NTN)應用並加速全球部署進程。
鐳洋科技亦首度在IMS展覽公開無磁元件產品,鎖定太空通訊、量測設備與量子科技等前沿應用。無磁元件則聚焦於磁場干擾嚴格管控的應用場景,如量子電腦、醫療設備等,鐳洋科技採用非磁性材料,符合相關低溫環境應用,推出全系列無磁元件解決方案,為台廠在高階射頻元件領域開拓新戰場,展現鐳洋從地面到太空、從毫米波到量子領域的全頻段技術佈局。
因應射頻系統設計的多元需求,鐳洋科技同步推出射頻耗材解決方案,產品涵蓋高頻同軸電纜、射頻開關、升降頻器、與各式射頻連接配件,頻率可支援至110 GHz產品系列,具備低損耗、高穩定性與耐環境特性,適用於5G基站、地面站、航太設備等應用場景,協助客戶提升系統可靠度與訊號完整性,強化從系統端到介面端的整體表現。
面對未來高速、大量連線的無線通訊趨勢,系統整合能力成為關鍵競爭力。鐳洋科技從毫米波天線出發,拓展至天線封裝(Antenna-in-Package,AiP)模組、射頻耗材與高階射頻元件,串聯通訊系統每一關鍵環節。鐳洋科技長期累積的天線研發經驗,讓產品在穩定性與相容性上獲得業界肯定。結合設計、測試與模組整合能力,打造更具商用潛力的解決方案,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推動次世代無線通訊新篇章。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