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37字
「2025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將於3月26日至29日,在南港展館舉行。財團法人台灣碳環境永續基金會特別規劃在展覽期間,舉辦一場「自行車產業碳纖回收再利用論壇」,歡迎報名參加。
主辦單位表示,碳纖維被廣泛應用在高端自行車產業,但生產過程能耗高、碳排高,廢棄物料更高達30%,而目前國內對碳纖維廢棄物的焚化或掩埋處理,對空氣和土壤造成重大環境威脅,在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下,台灣若無法將碳纖維回收再運用,將成為躋身國際的嚴峻挑戰。期望藉由論壇的舉辦,共同思索台灣「自行車產業碳纖回收再利用」的大未來。
主持論壇的財團法人台灣碳環境永續基金會董事長李至隆,將以歐盟和美國等先進國家努力制定法律為例,說明推動碳纖維等高能耗材料的循環利用,此舉不僅符合循環經濟、兼顧環境永續發展,更有助產業鏈綠色轉型,激活新興市場與商機。
環境部資源循環署主任祕書劉怡焜則以「資源循環政策」為題,分享資源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重點包括碳排放總量45%與產品製造直接相關,其中高達45%有賴循環經濟實踐才能有效減碳,諸如減少廢棄物、將其再利用或再生,替代原生料、減少關鍵物資進口需求等,透過「資源循環零廢棄」的持續達成,可望在2030年帶來每年3700億產值,以及87%循環利用率的願景。
此外,台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主持人許志義,將分享碳纖維回收的重要性。研究顯示,使用再生碳纖維相較於原生碳纖維,能大幅減少92.9%的碳排放。產業亟需透過「減少、再利用、再生(3R)」原則,讓碳纖維成為可循環再利用資源,解決回收去化困境,並有效回流產業,才能打造企業永續競爭力。
另產業代表中華自行車永續聯盟協會經理陳孟傑經理,會以實例分享如何再利用自行車產業的複合材料廢棄物,再生碳纖維,並廣泛應用在工業暨生活領域。
工研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經理葉日翔也將針對現行碳纖維回收方法、市場規模、產品分佈、後續應用做評析。他建議複合材料的循環回收,應從較具經濟價值之碳纖維回收著手,且複合材料生產碳排高,採用有效、低碳排的纖維複材低回收再利用技術,更能有效協助產 業減碳、減廢,呼籲產業以大帶小,號召供應鏈共創循環經濟。
最後,由ESG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陳護木會以碳纖循環為例,說明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循環經濟透過重新思考可能被視為浪費或系統損失的,從中找出獲得新的潛在機會,創造和最佳化價值。以碳纖維回收,可透過系統化佐證工具,回收、運輸、再製等履歷追蹤,讓下腳料更有價值,同時降低碳排、整合供應 鏈、為企業提升碳效率。
台灣碳環境永續基金會董事長李至隆指出,面對全球淨零趨勢與國際市場競爭壓力,台灣自行車產業若能積極推動碳纖維回收再利用,不僅有助降低碳排、減少廢棄物,還能透過循環經濟創造新的產業價值與市場機會。他說,本次論壇聚焦產官學界專業見解,從現行政策、法規倡議、技術創新到供應鏈整合,提供全方位的解方,期望台灣能在全球綠色轉型浪潮中領先布局,打造高端自行車產業的永續競爭力,並成為碳纖維循環利用的國際標竿。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