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關稅風暴接踵而來,快看專家如何解析,抓穩投資、發掘獲利!現在訂閱,立即暢讀經濟 VIP 好文,還有黃金等你拿喔!


⭐不限方案訂閱送 7-11 100 元
⭐年訂有機會獨得黃金豆一錢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關稅風暴接踵而來,快看專家如何解析,抓穩投資、發掘獲利!現在訂閱,立即暢讀經濟 VIP 好文,還有黃金等你拿喔!


⭐不限方案訂閱送 7-11 100 元
⭐年訂有機會獨得黃金豆一錢


不再通知

2025 Aon併購交易風險論壇 亞洲首場圓滿落幕

「2025 Aon併購交易風險論壇:亞洲首場」邀集來自企業、金融、法律與保險各界的專家與領袖出席研討。
「2025 Aon併購交易風險論壇:亞洲首場」邀集來自企業、金融、法律與保險各界的專家與領袖出席研討。

本文共2541字

經濟日報 蔡穎青

3月球知名風險管理顧問公司怡安(Aon plc)17日下午於台北成功舉辦「2025 Aon併購交易風險論壇:亞洲首場」,以「併購週期的風險管理與多贏綜效」為主題,邀集來自企業、金融、法律與保險各界的專家與領袖,共同探討併購交易中的風險管理與整合綜效。

全球變局下

企業併購風險管理備受關注

隨著2025年國際政經局勢的不確定性增加,跨國併購與投資已成為台灣企業佈局全球市場的重要策略。然而,併購交易的長尾風險不容忽視,從交易前的價值評估、盡職調查、風險規避,到交易後的留材整合,企業決策者比以往更需具備靈活的應對策略,提升併購交易的成功率與價值創造能力。

專家齊聚

深入探討併購全流程風險管理

本次論壇集結國際併購投資泰斗、企業風控暨人資長、企業策略投資主管、跨境交易專業顧問,會同怡安交易風險專家,由未來市場趨勢和新興交易價購展開,探討併購前的價值挖掘與雙贏談判,以及併購後的留才策略與或有責任。

本次論壇特別強調保險機制在併購交易中的關鍵角色。例如,透過「併購保證保險」(Warranty & Indemnity Insurance),企業可有效降低交易中的法律與財務風險,提高談判效率。此外,針對併購後的營運風險,如員工流失、訴訟爭議、合規要求等,怡安提供整合解決方案,協助企業順利完成併購整合,實現長期價值。

與會專家包括中華開發資本Alex Yin(殷尚龍董事總經理)、蘇利文香港分所綜合業務部Ching-Yang Lin(林靖揚合夥律師)、佳世達科技Danny Lin(林旺賜人資長暨永續風控長)、KPMG 財務諮詢Mike Mo(莫士緯執行副總)、貿聯國際Wedny Peng(彭慈風策略投資部協理),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 Lander Liu(劉鎮圖學術委員會召集人)、怡安亞洲併購與交易風險解決方案Blossom Lim (林淑文總監)、怡安亞洲訴訟與或有責任保險Cathryn Neo(梁美琴總監)、怡安台灣跨國專案負責人Maggie Hsieh (謝杰凌副總)。

論壇亮點議題:

併購前的風險管理與新興解決方案

•併購市場展望

林靖揚律師分享:「由於半導體與科技業環境,台灣企業走向海外具備相當優勢,尤其在車用、人工智能、醫療科技等應用領域。過去2年台灣的海外投資活動非常活躍,2025年即有可能再創新高。」

莫士緯執行副總觀察:「過往台灣企業習慣透過自建廠房展開海外布局。當估值合適且文化契合,越來越多客戶認為M&A是具備靈活與效率的方式。」

•交易架構變化

謝杰凌副總表示:「根據數據統計,台灣企業的海外併購中,標的在歐美地區的案件60%~70%會被要求使用RWI(併購保證保險)」。

對此,林靖揚律師精闢地敘述了保險在交易案中的角色:「併購交易的談判最終目標是彼此歡喜甘願的結合。RWI除了是推進協商效率的工具,也是合併後長期關係的潤滑劑。」

•盡職調查與RWI的交互關係

過往台灣企業使用RWI保險,在保險公司的核保過程不甚順暢。對此,謝杰凌副總表示:「在SPA初稿時即可與我們聯繫,將RWI保險所需的工作範疇納入,能夠事半功倍。此外,保險盡職調查(Insurance Due Diligence)近年亦發成為專案的常見事項,客戶甚至能將報告中的內容吸收,強化總部的風險管理戰略。」

•新興風險的轉嫁需求見長

殷尚龍董事總經理提到:「在私募基金領域RWI運用行之有年,收購標的及資產出售皆為普遍。倒是已知風險(known risk)的轉嫁需求逐步萌芽,是投資者尋找的解決方案」。

對此,林淑文總監回饋:「保險市場重視客戶的新需求,因此針對輕度及中度已知風險,提供稅務、訴訟、或有責任保險。但是,不諱言這類乃個案評估的客製商品。依據現有經驗,客戶決定使用的原因,以資產負債表保障及營運現金流活化為主流。」

併購後的企業整合與留才策略

損失發生,保險公司真的支付索賠?

這是併購保證保險最常見的疑問

怡安亞洲梁美琴總監,由親自經手的理賠案例出發,探討索賠數據:「綜觀美國、歐洲、亞太三個地區,最常見的保單索賠觸發的四大因子為合法合規、稅務、財務報表及重要合約。出單後的12~18個月是保護最常啟動索賠的時間點」。

林淑文總監呼應:「談及理賠,客戶時常詢問保單限額的適足性。我們在亞洲看到平均的購買額度,為交易價值的25%~35%。」

•投資合約簽訂僅是開始

貿聯投資部彭慈風協理談到整合的四階段:「百日計畫,必須完成繁多事項。從關鍵人才的辨識留任、當局合規申報、雙方接軌後的整併或獨立運作取捨、至跨國企業文化形塑,皆是達成合併綜效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為此公司成立專責的溝通部門,高級主管亦全力配合各國子公司的跨時區員工大會。

謝杰凌副總呼應:「人才,即是綜效發揮的關鍵。這也是人力資源盡職調查(HR Due Diligence)現金受到重視的原因。讓決策者在Day 1標記重點人員,透過benchmarking 掌握併購後的留任方針」。

•讓利夥伴,加法有感的大艦隊精神

林旺賜副總分享獨特的心法,達成集團兼顧人資、永續與風控的整合戰略:「對於加入大艦隊的夥伴,我們以讓利為目標。主管團隊與關鍵員工的心中想法,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從生存、工作目標、獎酬三個層次思考,規劃整合的方針。此外,透過煥然一新的環境,讓加入的新事業成員有感,輔以資源盤點的加法,創造合併綜效。」

謝杰凌副總表示:「這亦是怡安自國際將HR Integration引入台灣的初衷。協助台灣企業在海外發展的計劃中,透過制定福利計畫與薪資調查對標,掌握關鍵人才。」

與會者回饋:深化風險管理觀念

許多與會者表示,本次論壇不僅提供最新的市場趨勢分析,還透過具體案例解析,幫助企業更深入理解併購交易的挑戰與機會。一位參與者表示:「在市場變局加劇的情況下,能夠聆聽來自金融、法律、保險等多個領域的專家見解,對於未來規劃併購交易策略非常有幫助。」

台灣論壇成功落幕

亞洲巡迴即將展開

本次論壇吸引眾多企業高層與專業機構代表參與,與會者對於論壇的討論內容與洞察給予高度評價。不僅促進了企業間的知識交流,也突顯了風險管理在併購交易中的核心價值。

怡安計劃將此系列論壇推廣至亞洲其他市場,於2025年陸續在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地舉行,進一步深化亞太區企業對併購風險管理的認識。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亞矽計畫推動AI驅動未來:從企業創新到智慧淨零全域管理
下一篇
2025桃園孔廟祈福 蘇俊賓勉學子們快樂學習 適才適所開創未來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