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不貪也會被騙! 施茂林:慎防假投資 你需要「第二意見」

本文共804字

經濟日報 徐妤青

詐騙新聞層出不窮,擁有政大雙碩士學位的退休銀行襄理李小姐,日前出面訴說自己被騙3200萬元的慘痛遭遇,引發網路熱議,大眾反詐情緒高漲。前法務部長、中華法律風險管理學會創會理事長長施茂林觀察,現在詐騙集團的技術高明、手法細膩,「不貪的人也會被騙!」他建議,如同面對重大醫療決策會尋求第二意見,遇到投資方面的邀約時不妨與人討論,以及請教專家,多重防詐。

前法務部長、中華法律風險管理學會創會理事長長施茂林。 圖/報系資料庫
前法務部長、中華法律風險管理學會創會理事長長施茂林。 圖/報系資料庫

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4日召開記者會,指出前五大高發生率的詐騙案件為假投資、假網購、假買賣、假交友及假中獎。詐騙受害者李小姐也現身說法,指出自己金融資歷超過30年,還唸政大法律研究所,但是詐騙集團熟悉詐騙心理學,而且對台灣股票市場很了解,又有非常優秀的金融分析論述能力,更重要的是,對方利用她希望救助流浪狗的愛心,說服她投資以獲得更多錢來救狗,她呼籲所有的詐騙被受害者講勇敢站出來,不要躲在陰影,「我們一定要把詐騙集團繩之以法。」

施茂林說,近年也聽聞周遭不少真實詐騙受害事件,不純然是因為貪念,因此也不必這樣形容受害人。有一位同樣在金融機構擔任主管的大姊型人物,形象權威,把存款領光、基金贖回、保險解約去投資,結果被詐,也讓同事們意想不到。另外,施茂林有許多畫家朋友,其中一位畫家的太太是個老實的教師,無意中加入LINE群組,對於投資賺錢的消息感到心動,陸續匯了上百萬元,後來告訴先生,經先生提醒才驚覺有詐。

詐騙集團經常鎖定擁有資金但是社交圈較小的退休族群下手,施茂林建議,「不熟的投資就不碰。」他強調,處於詐騙橫行的社會,首先,大眾要有「務實」的心態,認知到現在的企業即使很認真經營,利潤都不高,怎會有那麼高的獲利,而且市場眾多金融商品都不一定可以讓人賺錢,何況是網路上的揪團投資。其次,不要完全相信網路社團或群組裡的訊息,不妨「謹慎」請教現實中的專家,就像許多人就醫會尋求第二醫療意見,大額投資時也不妨告知家人、大家討論看看,最好再取得第二位、第三位專家意見。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中大徵集校史文物 紀念前校長李新民110 歲冥誕
下一篇
2025觀音觀鷹樂活行腳活動 生態導覽、綠竹筍推廣、絶美大地景健行之旅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