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創新科技抗癌症 共築臺灣新願景

提要

衛福部癌症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暨國際研討會

本文共1536字

經濟日報 曹松清

癌症已連續超過40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然而國外的研究成果因著基因、種族文化、地域環境等因素,未必能完全適用於國人,必須透過科學方法進行更深入的本地化評估。

衛福部次長周志浩致詞。 國衛院/提供
衛福部次長周志浩致詞。 國衛院/提供

自民國99年起,衛生福利部將菸品健康福利捐資金投入癌症研究,全面推動癌症的早期預防、診斷及治療,並以實證數據為國家政策提供重要依據。截至今年,經過10餘年的努力,針對臺灣重要或特有癌症的早期篩檢、診斷及治療,已累積豐碩成果,為提升國人健康品質奠定堅實基礎。

衛福部7日舉辦「2024年癌症研究計畫成果發表暨國際研討會」,以「癌症照護的新穎科技(New Frontier Technology in Cancer Care)」為主題,全面呈現癌症醫療與研究的最新成果與未來發展方向。研討會內容涵蓋提升癌症篩檢率、智慧醫療應用、癌症研究突破、健康照護創新多項重要議題,充分展現臺灣在癌症領域的研究能量與創新成果。

此次會議邀請到來自美國、新加坡及臺灣的12位國際頂尖癌症專家,分享其最新的研究進展。為促進國際學術交流,現場還特別安排各計畫執行團隊展示研究成果,共計發表近50篇壁報論文,其中精選3件卓越計畫於Poster Discussion & Media Interview Session中進行口頭簡報,以促進國內外專家深入探討。

民國99至今,衛福部透過癌症研究計畫全面提升我國癌症防治與研究實力,逐步建立國內癌症研究的完整基礎與創新發展模式。99至102年補助國內8家醫學中心及研究機構,致力於提升研究水準;103至106年聚焦於我國特有或發生率持續攀升之癌症,包括早發性乳癌、口腔癌與大腸直腸癌等,針對能顯著降低癌症發生率、死亡率或提升存活率方法進行深度研究;107至110年研究往癌症早期預防、篩檢、診斷與治療方向邁進,並以轉譯研究為核心,針對臺灣重要或特有癌症尋找解決之道。

此次會議邀請到來自美國、新加坡及臺灣的12位國際頂尖癌症專家,分享其最新的研究進...
此次會議邀請到來自美國、新加坡及臺灣的12位國際頂尖癌症專家,分享其最新的研究進展。 國衛院/提供

自111年度起,衛福部展開新一期「跨機構合作的癌症轉譯研究計畫」,以實證與應用數據為基礎,推動癌症預防、診斷與治療的整合性轉譯研究。致力將研究成果應用於臨床實踐與防治政策制定、加速研究進展及成果的落實應用、為民眾提供更具成效的癌症篩檢工具與治療方法。共補助臺大醫院、長庚醫院、成大醫院、陽明交通大學等10個機構共18件計畫,並結合全國47家研究機構共同參與,展現臺灣跨機構整合研究的能量與決心。

癌症研究計畫成果豐碩,展現從診斷、篩檢到精準治療的多項突破性進展,並改變臨床應用模式以提升癌症診療水準。例如在攝護腺癌領域,研究團隊結合尖端影像技術、尿液代謝體學及AI預測模型,達到90%的診斷準確率,不僅能精準鎖定高風險患者,還可分辨致命風險,減少40%以上的侵入性切片檢查,打造世界領先的診療模式。更建立臺灣本土基因變異圖譜,為未來基因檢測與治療指引奠定基礎。

在口腔癌防治方面,臺大團隊開發「益口拍」AI篩檢App,利用智慧型手機拍攝口腔照片進行癌前病變篩檢,提升偏鄉與醫療資源不足地區的篩檢可及性,並榮獲2024全國生醫轉譯競賽大獎。此外,針對最難醫治的胰臟癌,國內八大醫療機構攜手,透過整合性早期篩檢與精準治療,顯著提升診療成果。成大醫院已將五年存活率提高至20%以上,第四期患者存活率達10%,躍居世界頂尖水準。研究團隊並建立超過1000例胰臟癌生物資料庫,累積發表34篇期刊論文及31篇研討會論文,推動標靶、基因與奈米療法,帶來治療新希望。

這些研究成果充分展現臺灣在癌症醫療與研究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為癌症治療開創了嶄新的里程碑。未來,衛福部將持續支持國內頂尖醫療機構與優秀科研團隊,專注於解決國人面臨的重要癌症議題,並引進國際最新的研究成果,提供國人更有效的癌症早期預防、診斷及治療方式,並作為推動國家癌症防治政策的重要依據。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南台灣首座!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正式開幕
下一篇
桃園好讀冬令營開課 劉仲成:閱讀是獲取知識最好捷徑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