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788字
隨著再生醫學的發展,外泌體的功能受到廣泛的重視,尤其是在醫美產業的應用更是廣泛,外泌體到底是什麼,又如何確定添加的外泌體是否有其效用?
清華大學教授曾大千表示,外泌體是細胞分泌到細胞間質的一個囊泡結構物質,其大小約為40-160奈米(nm),該囊泡帶有細胞膜的構造,膜上帶有特定標記蛋白,其內則包覆有核酸物質、蛋白質、脂質或生長因子等物質,因帶有雙層脂質的結構,使其可以與細胞有高度的相容性,可將其所攜帶的物質送入細胞中。
清華大學教授曾大千在細胞中,外泌體的主要功能在於傳遞細胞間的訊息分子並進而調控細胞的生理行為。所以外泌體對細胞微環境的調節、改變基因的表現以及誘導細胞的分化之特性,使其在美容的領域有極大的應用,例如對皮膚細胞的再生,傷口的預防,疤痕的修補進而到毛髮的再生,都有許多相關的文獻報告,來說明其在醫美的重要價值。
外泌體雖有強大的功能,但不同幹細胞所分泌的外泌體的功效會不大一樣,所以如何找尋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泌體也是現行研究的主要目標,另外,每一批次所生產的外泌體是否一致,如何去確定其品質的可靠性,也會是將來生產外泌體的重要一環,目前檢測外泌體的方法通常都只是利用蛋白電泳或ELISA來偵測其表面標記蛋白的存在與否,但這樣的品管並不能回答其內容物是否一致,和外泌體是否有完整的結構,所以透過奈米粒子追蹤分析(NTA)或流式細胞儀來分析其外泌體大小的分布會是將來必要的檢測方法,另外其內容物的分析就需要透過高通量定序或質譜儀的分析才能建立其標準。最後就是外泌體的功能分析也會是重要的實驗數據來佐證外泌體的功效。
外泌體的應用,如火如荼的在化妝品的應用,政府也在3月制定人源外泌體的應用規範,但許多外泌體的實際功能與品管的方法仍在研究中,所以該產業仍有許多的規範需要去建立,才能讓外泌體的在化妝品的應用能走得更遠,不會因目前的亂象重生或誇大的宣傳,而使消費者失去信心。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