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683字
職場上到底要怎麼累積人脈,幫自己職涯加分?想找到好工作、吸引機會上門,除了廣投履歷,建立吸睛獨特的個人品牌、主動經營專業人脈圈、打開話匣子,是不少新世代求職者偏好的直球對決的作法。
在國際人才之間風靡、全球人才庫數量超過 700 萬,合作企業家數達 1 萬家的 CakeResume,從 2024 年 7 月起正式更名為「Cake」,邁向國際人才社群,幫助求職者和雇主端開拓職場圈的新人脈,有效聚焦人才的價值與歸屬。
新一代的職場交友軟體:用「滑卡」認識職場貴人
美國知名人力公司 Zippia 調查指出,85% 的工作機會是透過個人的專業人脈獲取、70% 的職缺不會在網路上公開。對職場人士來說,主動建立穩固的職場人脈能網羅更多潛在工作機會,更能快狠準開闢商業合作的新視野,但現實很骨感、想累積含金量高的人脈存摺往往不容易。
為因應求職者對於人脈存摺的需求,Cake 品牌祭出號稱「新一代職場交友軟體」功能 Meet,使用者只需左滑、右滑、丟破冰訊息,就能開啟職場導向的雙向對話,將傳統職場社交所需的線下 Networking,延展到線上的場域,讓交流更加方便且得以深化。Meet 推出至今,也為 Cake 平台的對話量帶來一倍以上的成長,為人才市場引入更多創新動能。
在人才市場中,Meet 是 Cake 在商業洞察與創新技術上的結合,而隨著品牌的升級,Cake 將專注於人才與機會的媒合,把人才的價值從純履歷提高到 Profile 程度,並預計推出一系列 AI 人工智慧求職與招募工具,包含 AI 履歷分析健檢工具、AI 求職信產生器,以及給企業的一站式 AI 招募系統,提升求職者和雇主之間的匹配效率。
Cake 品牌重塑:聚焦人才價值,打造亞洲最大國際人才庫
2016 年在台灣起家以來,Cake(原 CakeResume)已從單純的履歷工具發展成為連結數百萬求職者與雇主的國際媒合平台,在近三年內成長 7 倍、達破全球 700 萬用戶,成為專業人才的凝聚地。
2024 上半年,Cake 在印尼與越南正式設立了分部,進一步強化了在亞太地區(APAC)的影響力,朝著成為 APAC 人才樞紐的目標邁進,並持續把產品和服務滲透到全世界的每一角。
談到 Cake 在品牌重塑後的下一個目標,則是打造一個以人才為本的「國際人才社群」,不再單用「履歷」為單位,而是採用「Profile」個人檔案作為平台成長的基礎、打破職場人脈圈界線和人才資訊疆界,為人才的職涯發展開啟更多機會。
例如,藉由展示全面性的專業能力與成就、定期更新個人動態、利用 Networking 效應擴大人脈圈,以及創造個人品牌擴散等加乘效果,來建立廣泛又具有價值的人際連結,加速實現個人的長期目標,達成具深度和廣度的的職涯發展。
簡單來說,這個轉變是嘗試把職涯歷程的每一個點串成一條線,而非只能對應到建履歷或投履歷的人才單點需求。
現階段 Cake 人才庫海外佔比約 80%、台灣佔 20%,讓不同地區、不同產業領域的專業人士能有機會鏈結;公司本身的表現也相當亮眼,在 2023 年營收翻倍,2024 年更有望達成兩倍以上的營收增長。
放眼公司業務如何繼續往國際市場拓展,目前,Cake 已在印尼和越南設立分部,其中包括獵才招募顧問團隊、為市場提供中高階、初階、大量招募等獵頭媒合服務,也在積極計劃進一步至其他亞太國家落腳,下一步則是瞄準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反觀 Cake 組織自身的國際人才比例,2024 的海外員工比例就已達 23%。
至於新的品牌 Logo 象徵了什麼意義?乍看像一塊簡單的綠色蛋糕剪影,Cake CEO Trantor 劉君羿分享,Cake 的新 Logo 設計,的確就是蛋糕切下來的一角,象徵著每個人才都是企業不可或缺的基石。這個意象準確傳達了 Cake 接下來的使命——幫助人才在各自的職涯階段順利找到歸屬,同時也為企業精準填補缺少的那一塊。
未來 Cake 平台依然會從在地化出發,連結全球各地的求職者和雇主,讓每個人才在不同職涯階段都能找到最合適的歸屬,並為企業填補人才缺口,實現雙贏。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