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540字
開創友善金融蔚為全球趨勢,也加速普惠金融發展大躍進,由台灣金融研訓院、台北富邦銀行共同主辦的第二屆「金融友善倡議論壇」今(3)日登場,以「串聯正向力量、成就普惠可能」為訴求,廣邀國內外業界菁英,從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與金管會「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出發,接軌國際,共同打造溫暖無礙的金融服務場域。
論壇上半場聚焦國際趨勢及國內倡議行動,從國際視角出發分享普惠金融的關鍵組成,並分析我國銀行業金融平權的重要方針與願景。聯合新聞網總編輯王茂臻在論壇開場引言表示,第一屆「金融友善倡議論壇」帶動許多正面回響,為擴大影響力,今年特別邀請同樣致力推動普惠金融的同業夥伴加入倡議,十分接地氣,可讓更多民眾理解金融友善的重要性,朝普惠金融願景永續邁進。
金管會主任秘書蔡福隆致詞表示,台灣即將於兩年後邁入超高齡社會,會有470萬以上的高齡長者;身障者也已超過120萬人,大家必須站在他們的立場換位思考,提供更好、更貼心的友善金融服務,才能為台灣金融環境做出更多的實質貢獻。
北富銀總經理郭倍廷表示,北富銀長期深耕金融友善及平權議題,持續投入資源,包括AI鷹眼防詐模型技術,視障、聽語障和心智障礙者友善服務等,協助整體銀行業提升公平待客服務品質。這次論壇期望攜手同業正向串聯,為台灣創造更友善的金融環境。
新加坡金融業爭議調解中心執行長蔡惠涵表示,若消費者出現任何金融糾紛或詐騙情事,都可透過調解或仲裁方式來解決糾紛;同時希望各金融業者都能設置一站式的調解中心,協助解決客戶與金融機構之間的爭議,強化金融消費者保護。
銀行公會理事長雷仲達指出,持續提升金融友善服務環境及強化防範詐騙措施,是銀行公會的重點工作。銀行公會已訂定「銀行業金融友善服務準則」,包括設置無障礙服務櫃檯、服務鈴、提供引導服務、輪椅專用ATM等,確保身心障礙人士享有基本權利、平等及合理便利的金融服務。同時了解高齡客戶的需求,制定銀行業公平對待高齡客戶自律規範。
中正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洪令家分析,因為每個人都會有成為弱勢族群的時刻,金管會已頒布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期望提升弱勢金融消費者的友善服務,讓每一個人都不用擔心被金融服務拒於門外。論壇中也共同研議如何透過產官學交流合作,以各類型客戶的需求及服務進行發想,共創更完善的身心障礙友善環境。
金融業多管齊下 共創溫暖無礙環境
優化身心障礙、高齡及新住民客戶服務體驗
第二屆「金融友善倡議論壇」下半場,進行金融同業交流與談。台北富邦銀行特別分享新開發的「心障者金融常用易讀手冊」,且將免費提供金融同業使用,合力提升心障者、高齡者及新住民服務體驗,為金融友善的共好樹立楷模典範。
北富銀執行副總吳薏菱表示,今年特別為心障者設計存款、提款、轉帳等金融服務的易讀手冊,幫助心障客戶了解洽辦業務要攜帶的物品和流程,增進服務體驗與安全感,並將內容分享銀行同業使用,目前已獲台新銀行率先響應,要共同讓心障客戶在不同銀行,皆能享受同樣友善的溝通環境。
在論壇中各家銀行也踴躍分享金融友善策略及實行方案。永豐銀副總王筱嵐表示,永豐銀以誠信經營、公平友善、永續多元、專業創新四大面向,並成立公平待客委員會,從上而下推動金融友善。
台新銀副總劉樹芬表示,台新主要從整合金控資源及在地經營兩方面出發,與在地機構合作進行關懷、防詐、金融友善等活動,期望成為社區的智慧好夥伴。
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則分享,元大會以董事會作為普惠金融最高監督單位,透過客戶服務專線、電子信箱、線上服務管道、客戶滿意度等方式與客戶保持良好溝通。
LINE Bank連線銀行副總陳惠貞表示,會對全行客服同仁實施基礎手語培訓、製作金融友善服務手冊、提供高齡長者開戶外撥關懷服務等,讓身心障礙者也能輕鬆享有友善金融服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