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38字
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TIEQM)於日前舉辦2022年第四屆第三次會員大會,會員大會特別邀請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科長丁培修、社團法人台灣幸福健築協會理事長邵文政、台灣LED照明產業聯盟理事長李文波、侒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正財、社團法人臺灣護理之家協會理事長周矢綾與和泰興業(大金空調)、台達電子、工研院、宜家利、億光與柏新科技等各領域的知名企業均派員參加盛會,專題演講特別邀請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江哲銘針對「疫後IAQ於ESG淨零健康指標之趨勢」議題分享探討。
TIEQM理事長鄭仁雄致詞表示,隨著疫情趨緩,各種防疫措施逐漸鬆綁,但是不可遺忘這三年的COVID-19疫情提醒我們室內空氣品質的重要,2021年5月美國CDC將空氣傳播(氣膠傳播)列為COVID-19三大傳染途徑之中,並列為首要項目,今年美國環保署因此推動「建築物內的潔淨空氣挑戰」以及10月邀集產官學公協會代表在白宮舉行「室內空氣品質的高峰會」,協助建築物所有權人和經營者改善室內空氣品質,並保護公眾健康,比利時政府於2022年批准法案,對於公共場所餐廳強制進行二氧化碳的監測措施,公共場所的每位業者將被要求進行室內空氣品質連續監測,監測數據同時進行風險分析,顯示國外各政府都從此次大流行的主要教訓中瞭解,室內空氣品質對於長期處於室內人的健康重要性,此觀念應該要延續到未來,這不僅是為了對抗COVID-19,而且是為了避免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流感發生,然而我國至今仍未針對後疫時代對室內空氣品質或建築物的清淨空氣的新的因應政策出來,期盼產官學研與民眾能加緊腳步,一起加入「室內空氣好安淨」運動!
成功大學建築系特聘教授江哲銘於「疫後IAQ於ESG淨零健康指標之趨勢」專題演講中提出,台灣2025年全上市櫃公司皆須揭露ESG報告書,2030年中小企業資本額5,000萬以上,全面要ESG揭露,使得近幾年各企業投入相當多資源進行淨零碳排中的碳盤查,但僅是偏重ESG中「E」的部分,普遍忽視了ESG中「S」社會責任的部分,其中「S」在後疫時代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代表企業對於健康福祉的投入,這表示企業能針對此部分強化,進而使企業獲取更佳的投資機會,例如群創光電、福容大飯店台北一館、新北市政府資訊中心、桃園市公立幼兒園、苗栗花自在民宿等場所取得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所認證的「健康室內空氣品質標章」、「安淨標章」,均是透過取得標章提升ESG永續指數的一種方式。
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近年來聯合專家學者、優質企業共同積極宣導環境防疫、清淨空氣、健康建築相關的知識、改善設備與連續監測裝置,提供不同場所業主所需的整合解決方案,為使用者打造安全、潔淨、健康且防疫的室內環境,並且持續推動「安淨標章」與「健康室內空氣品質標章」認證至各種場所,並鼓勵企業針對辦公室、電梯、營業區域等場所申請認證,除了讓員工與民眾能處在安全且潔淨的室內環境,同時能達到ESG中「S」的永續目標,落實企業完整的ESG永續精神。
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提供免費諮詢的服務(02-8228-1351 秘書室;https://www.tieqm.com),協助業者取得「安淨標章」與「健康室內空氣品質標章」,做為企業往ESG中「S」發展的指標。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