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聚陽×集盛 首度聯名開發成衣回收衣

本文共614字

經濟日報 孟慶瑜

臺灣紡織上游集盛實業與聚陽實業首度聯合開發永續產品,結合雙方技術,將成衣剩餘的紡織碎料重新熔融製成紗線,打造回收成分高達30%的「成衣回收衣」。同時主推客製化花紋,提供品牌更多元的選擇。

聚陽協理周心皓(左起)、資深經理林宜儁、集盛總經理蘇百煌、董事長葉守焞、聚陽董事...
聚陽協理周心皓(左起)、資深經理林宜儁、集盛總經理蘇百煌、董事長葉守焞、聚陽董事長周理平與集盛業務副理侯盛元等合影。孟慶瑜/攝影

聚陽實業董事長周理平表示,持續發展綠色紡織品除是近年淨零碳排的趨勢,更符合聚陽「永續時尚」的精神。對於與集盛合作回收紗線十分樂見其成,與環保合作行動有望提高未來成衣回收的技術水平。

集盛實業總經理蘇百煌說明,結合集盛的熔融粒子技術和紡紗工藝,目前持續挑戰成衣回收紗線的回收材質比例,打造更減碳的產品。並且強調Reduce、Reuse、Recycle是回收3關鍵,成衣回收紗的目的在於減量源頭廢棄物,才能進入回收的循環經濟,且在追求創新產品的過程中,為發展永續紡織品盡一份心力。

聚陽和集盛共同表示,經由回收聚陽成衣廠的紡織碎料,每年可以減少約7,500噸的廢布塊,大約可以堆滿2萬座籃球場,回收規模相當可觀。研發成衣回收紗的過程有許多瓶頸,裁片回收含有多色混雜,可能會影響成品布的對色準確率。此外,要求原料材質是100%聚酯纖維,若其中出現些微非聚酯的異材質,容易影響生產過程及紗線表現。

聚陽和集盛經由回收的紡織碎料,每年可以減少約7,500噸的廢布。集盛實業/提供
聚陽和集盛經由回收的紡織碎料,每年可以減少約7,500噸的廢布。集盛實業/提供

為領先2050淨零碳排趨勢,許多國際品牌逐漸採用材質單一的環保服飾,除更加快回收速度,更利於後續新產品應用。集盛與聚陽達成共識,將成衣裁片再利用只是目前回收的過渡階段,希望逐漸提高回收比例,並且從消費端回收衣服才是最終目標,打造兼具環保、機能、時尚的服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微風廣場7樓IVY GARDEN 值得專程一試的輕奢系Fine Dining
下一篇
新創論壇+雲市集專區 數位部驅動產業數位轉型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