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林珮淳「夏娃克隆」台灣唯一躍登義大利當代藝展

本文共1273字

經濟日報 曹佳榮 圖/林珮淳

曾榮獲2019年義大利佛羅倫斯雙年展「新媒體藝術類」全球首獎的台灣數位藝術先趨林珮淳,其系列作品《夏娃克隆創造計畫IAR》受邀於義大利Palmieri基金會在萊可仕(Lecce)市主辦的2022當代藝術展「認同與革命」(ID-ENTITY R-EVOLUTION)展出,透過三個不同的會話:身體-自然、過境和網絡空間(BODIES-NATURANS、TRANSITS、CYBERSPACE)探討網絡身份和物理身份之間,以及技術如何改變人類生活的方式、社交媒體的方式以及跨際和多元文化之間的對話。

夏娃克隆肖像創造計畫IAR系列1與2。觀眾可利用平板電腦或手機掃描QRCode,...
夏娃克隆肖像創造計畫IAR系列1與2。觀眾可利用平板電腦或手機掃描QRCode, 在對著作品前方,會發現作品內的「夏娃克隆」網格會從平面浮現出來,彷彿出現在展場空間。

此次特別展出約瑟夫•波伊斯(Joseph Beuys)作品《當寫我的名字,我畫畫》(“When I write my name, I draw”,)。他說,通過在他的簽名上簽名,報紙變成了一個整體藝術和此時此地的概念(the emblem of a concept of total art and of the here and now. )。

推薦

夏娃克隆肖像創造計畫IAR系列作品,媒材為數位版畫、手繪、3D數位動畫、AR擴充...
夏娃克隆肖像創造計畫IAR系列作品,媒材為數位版畫、手繪、3D數位動畫、AR擴充實境裝置。

策展人Dores Sacquegna指出,自波伊斯創作的《我們是革命》(We are the Revolution) 作品以來已經過去了50年,這句話成為一個多元文化項目的主旋律,跨越物理和虛擬身份之間、單元和位元(cells and bits)之間。此次展覽企圖反映了藝術家在於如此混亂的時代下的身份,見證了人類面臨的危險與危機的藝術面貌。而展覽的第三個主題「網路空間」(CYBERSPACE)是以國際知名藝術家林珮淳的作品為主,其「擴充實境」的作品融合了達文西美女作品的面部比例,以 二維碼3D 形式實現,通過繪畫的筆觸和色彩結構來描繪交互下的複製人造物體。此作品是在 NTF 圖像和 QR 碼之間所創建,反應了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代藝術,傳統繪畫的感知系統已經逐漸變化,許多看不見的虛擬卻是真實的存在,因此空間被重新定義,無形的生命空間蘊含著無窮無盡的能量。

為了表達「夏娃克隆」可活現在空間內,以AR擴充實境裝置將「夏娃克隆」的網格從平面...
為了表達「夏娃克隆」可活現在空間內,以AR擴充實境裝置將「夏娃克隆」的網格從平面畫框浮現於展場內,觀眾可左右操控這種交互作用的奇特過程,成為虛擬延展至真實空間的錯覺。

林珮淳表示,《夏娃克隆肖像創造計劃IAR》平面數位版畫作品乃延續「夏娃克隆肖像」與「夏娃克隆創造計劃II」,此系列挪用達文西的女人肖像草圖,尤其挑選了張具有美妙姿勢的肖像,再將「夏娃克隆」臉部的網格作對位,從臉部的五官到姿態都一一比對。很奇妙的發現,當「夏娃克隆」網格置入達文西的美女肖像草圖後,兩者的尺寸居然一致,再現了「夏娃克隆」的完美比例與姿態與達文西美女肖像的草圖的關係。此外,在作品上刻意保留了「夏娃克隆」網格的骨架與電腦icon及攝影機符號等,再以金色線條與數字繪製於上,如144>666、721>666等符號,是以聖經數字來暗示「夏娃克隆」此科技產物的本質。

本次展覽由萊可仕市文化部與市政府所舉辦,展出藝術作品匯集來自歐洲、亞洲、美國、中東等國二十位藝術家,而林珮淳是台灣唯一受邀的藝術家;展覽於即日起至3月31日在 Palmieri 基金會登場。

林珮淳「夏娃克隆」系列作品受邀展於義大利「認同與革命」國際藝術展,與大師約瑟夫•...
林珮淳「夏娃克隆」系列作品受邀展於義大利「認同與革命」國際藝術展,與大師約瑟夫•波伊斯 (Joseph Beuys)作品共同展出。

藝術家林珮淳「夏娃克隆」系列作品:https://primopianospecialprojects.com/2022/03/08/id-entity-r-evolution/。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TaylorMade闇影家族全面升級2.0 迎來又直又遠的擊球盛宴
下一篇
新屋裝潢老宅翻新 遠離裝潢蟑螂靠這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