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電動車、塑化 聚焦
股市這麼高,還適合進場嗎?上周台股指數最高達16,517點,台股確實再度創下歷史新高。其次,台股的巴菲特指標(市值/GDP)也是全球唯二創歷史新高的市場;台股的股價淨值比1月已達2.23倍,也逼近2000年網通泡沫以來次高水準。
再從景氣面指標來看,去年12月台灣的景氣對策信號暌違近十年,再度亮出黃紅燈,預期今年第1季仍將維持在偏過熱的水準。就台股長期與景氣對策信號連動的觀察經驗來看,台股確實是位在相對高檔區。
資金面來看,近一個月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持續攀升,上周一度已突破1.3%水準,引起市場通膨升溫的戒心,也擔心公債殖利率的持續彈升,恐抑制這一波債轉股的多頭走勢;其次,美元指數緩步轉強,並已突破去年3月以來的下降趨勢線反壓,帶給看壞美元之空頭不少壓力。
但我們認為近期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彈升,主因去年初新冠疫情爆發的低基期效應所致,在全球疫情未被全面控制之前,研判上半年各國央行營造寬鬆資金環境的政策方向不會改變。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近期也持續透過演講機會向市場釋出通膨不會是問題,在就業狀況未明顯改善前,Fed的低利率及購債目標不會改變的大方針。因此,市場若因通膨疑慮拉回,將是投資人勇於進場承接的好時機。
在操作方向上,近期日本地震、美國德州大斷電,都將加劇半導體缺貨的疑慮;半導體類股仍是投資人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標的。其次,低基期的塑化類股也可提供不錯的操作機會。
此外,隨著更多傳統車廠加入在2025年前全面導入電動車的計畫,將為包括電源保護元件、碳化矽、GaN、銅、鎳等元件以及材料類股帶來長期的成長空間。
從今年線上CES展業者展出的內容來看,各式各樣新奇的物聯網裝置,仍將是未來科技產業成長的動力之一,對成熟的半導體製程以及被動元件、PCB等電子產品必備的元件帶來長線成長的契機。
而隨著去年財報陸續公告、董事會將接力召開,可提供優於大盤平均不到3%殖利率,且近年(例如近五年)均穩定配息的公司,也是空手的投資人在盤勢拉回過程中,可考慮的選股方向。
(作者是群益投顧董事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