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高調節 靜待落底
全球股市3月經歷如雲霄飛車般的震盪走勢,尤其美股重挫動輒觸及熔斷機制的恐慌,更讓金融市場苦不堪言,掀起無差別拋售潮,股匯債油金市一片哀嚎。歐美國家從開始輕忽新冠疫情的衝擊,到現今升級防疫並啟動所有貨幣與財政措施積極救市,國際股市才得以稍作喘息。
台股短線受惠美股回穩與國安基金護持,加上多檔個股實施庫藏股與融券回補的買盤,指數跌深反彈企圖挑戰月線,但追價買盤仍裹足不前,從量縮價驚驚漲的態勢,顯見投資人仍憂心疫情所帶來的經濟衰退與企業財報難展笑顏。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致使各國紛紛祭出從封城到鎖國的政策,產業供需結構從供應鏈缺工停工到終端產品需求延遲,加上運輸斷鏈抑制全球經濟活動,各行業蕭條資金短缺,廠商倒閉與關廠將重創就業市場,尤其歐美國家領時薪勞工比例偏高,一旦停業勞工將頓失生活主要依靠,並影響個人消費需求,也加深經濟下行的風險。
各國央行洞悉就業市場的窘境與企業面對的難題,紛紛拋出降息與量化寬鬆(QE)的橄欖枝,除讓市場資金寬裕,也直接定向購買公司債注入企業資金以度過嚴峻的寒冬。同時,擴大財政紓困的刺激方案,以支撐小型企業貸款與舒緩失業人口的壓力。然若疫情遲遲拖延不見改善,則經濟復甦的腳步將更加沉重。
科技業今年趨勢主軸在5G發展,但面臨新冠病毒的侵襲全球,各國傾全力資金不受限的擴大防疫,龐大資金需求的5G基礎建設也將被迫延後。手機大廠蘋果與三星新機設計與出貨行程是否延宕,以及高失業人口增加,導致薪資所得的縮減,進而衝擊高階5G手機的銷售力道,而國際大廠手機遞延且出貨訂單下修,恐將衝擊台廠供應鏈的營運。因此,市場重新檢視科技股的評價,5G帶動科技趨勢雖仍是中長期的布局焦點,但短線隨疫情的擴散卻已失去護身符的光環。
台股短線技術面乖離過大後出現強力跌深反彈,惟疫情恐慌仍揮之不去。從製造供應到終端需求再擴延到資金面的衝擊,皆顯示經濟復甦將是各國一場非常難打的戰役。因此,資本市場尚未見到冷靜的局面,投資人應趁個股反彈逢高調節,保留資金不要追高,靜待落底再行進場。
(作者是世新大學財金系副教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