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建構前瞻性的社會保障制度

建構前瞻性的社會保障制度。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建構前瞻性的社會保障制度。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本文共1362字

經濟日報 成之約

近年來,有許多研究和文獻都在討論未來工作世界的樣貌及其對勞工的影響。然而,未來是多久?許多文獻多以2050年做為一個時間點來進行有關的影響評估。

若仍以國際勞工組織(ILO)在2019年「致力於美好的未來」(Work for A Brighter Future)報告中所指出的勞動市場關鍵影響因素做為主軸來進行評估,在數位化(Digitalization)發展與環境永續等因素的影響下,2050年的工作世界大致上呈現的樣貌會是: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7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美國夏威夷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東海大學政治系兼任副教授、空中大學社會科學系客座副教授、財團法人中華勞資關係研究所兼任研究員、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公共政策委員會委員。專長研究政治經濟、勞資關係、勞工政策、人力資源、勞動政治。

上一篇
AI時代:未來屬於會搭橋的企業
下一篇
對等關稅延期背後的談判邏輯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