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從科幻電影與加州角力看 AI 立法

AI示意圖。 路透
AI示意圖。 路透

本文共1393字

經濟日報 陳冲

近年來,AI是火紅的議題,以經濟學人雜誌為例,最近四個月曾有16期23篇談論AI,上周更有一期多達四篇AI報導的紀錄,其中又以9月下旬的科技附冊,總括AI的前世今生,多達18頁,聲勢最為驚人。

58年前還是新鮮人時,高中校友會出版刊物,因經費短缺,正值洋片「2001:太空漫遊」推出,我找上美商電影公司試拉廣告,公司笑問(應該是訕笑)校友會有何優勢?言外之意,希望我等知難而退,靈機一動,答稱我們可以代寫影評(置入性行銷),公司更覺有趣:你們有人會寫影評?我當即推出在附中時代即寫影評馳名的同學但漢章(惜39歲早逝),王牌出手,一拍即合(廉價勞工),鈔票雖到手,我也陪同後來的但導演看了兩遍電影,第一次看太空電影,固然震撼,但更震撼的是,聽到一個新名詞: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慧一詞,初現於1956年,在1968大學年代,還真是初聽乍聞。在電影(原名A space of Odyssey)中,人類進行木星之旅(註:人類1969才登月,所以純憑想像),太空船上裝有AI名為HAL9000,航行途中居然自作主張(莫非是Gen AI?),竟指揮或殺害其他太空人,一番周折,最後好萊塢式結局,當然是主角智取邪惡AI,順利完成任務云云。但可以看出,人類在對AI概念仍懵懂時,即已充滿疑慮、不安,至今似乎未變。

半世紀以來,人類只憑推想,認為AI可能因失誤(設計不良)、惡意(程式預埋)、甚至自我學習,而有超越人類(beyond human)逾矩的情事。但因相關科技尚未成熟,設想情節仍停留在天馬行空階段,不足為慮。然隨Device、Data、Chip、Computation四項元素,極速進步、擴張,生成式AI的威力開始讓人驚艷,一甲子前的疑慮,就非無的放矢。

因此,同在「太空漫遊」電影發想地的加州,2024年9月州議會率先提出「人工智慧模型安全創新法」草案,獲得兩黨議員多數支持,在民意調查上也獲壓倒性的青睞。眼看即將完成立法,州長紐森突然出手,否決該案,雖然符合科技公司心意,但也造成加州民眾譁然,全美乃至全球關心AI社群的側目。

稍早,歐盟理事會2024年5月21日曾通過人工智慧法,為AI引入共同的監管暨法律架構,並針對風險等級(分四級),採分級管理,希望在鼓勵AI發展之餘,也能避免AI遭受誤用濫用。至於美國,其實早在去年10月即由拜登總統發布行政命令,期待促進AI安全、可信任的發展,只是不到兩個月就被川普公開痛斥,揚言如果當選,將在day one予以撤銷,似乎忘了川普本身,在2019年2月就AI簽署過類似的行政命令。最近傳出川普陣營擬創設AI Czar(沙皇)職位,大概是為以往所為及選舉政見,謀求自圓其說吧。

我們今夏推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既名為基本,似乎無意著墨細節,對建立AI環境、基本設施,似無具體幫助。倒不是說基本法無用,台灣已有11項各種基本法,有無成效,冷暖自知,如有共識,再立一法倒也無妨,但何不將個資法、著作權法、智慧財產權法等的修正,一併列入研議?如果因研究尚無成果,怕修法過於激進或保守,反而有礙創新,甚或成事不足,那暫時取法歐盟或加州法案也可,反正只是copy and paste,也可暫解AI Pilotitis(AI焦慮症)。

(作者是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懷念並感謝附友但漢章導演,當年提供質優又免費的腦力,協助校友會籌款)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長期觀察台灣金融與經濟發展的陳冲,擁有業界與官場豐富的負責人資歷,評論時事旁徵博引,常有發人省思的獨到見解,尤其對於金融事件的剖析精闢,素有「金融才子」美譽。

上一篇
川普擁抱加密幣的啟示
下一篇
阿里退,統一進:土與炫之舞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