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永續人才荒

全球ESG浪潮風起雲湧,台灣當然沒有落於人後。(本報系資料庫)
全球ESG浪潮風起雲湧,台灣當然沒有落於人後。(本報系資料庫)

本文共1397字

經濟日報 周俊吉

全球ESG浪潮風起雲湧,台灣當然沒有落於人後。事實上,台灣企業的整體表現在亞洲各國中名列前茅;政府也在去年正式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針對能源、產業、生活與社會轉型提出多項政策,逐步引導台灣社會展開淨零新生活。

影響所及,各企業有關永續人才的需求大增,像是永續長、永續管理師/ESG專員、碳審計師/碳交易師…等,都是近年來快速成長的新興職缺。

有趣的是,現階段國、內外的大專院校短期內似乎培養不出這些熱門人才。

原因很簡單,永續人才的養成涵括環境工程、地理、大氣、生物工程、能源、資訊工程、農業、傳播行銷、溝通協調、綠色金融、策略分析、整合領導等跨領域專業,不僅要精、還要廣,更需要持續不斷吸收新知,透過每一次的實作累積經驗,才能在日新月異的ESG範疇中找到自家企業的利基。

想當然耳,這樣的未來人才需要相當時間培訓,全球頂尖學府也在這一、兩年相繼投入,像是哈佛大學最新成立的「氣候永續中心」(Salata Institute for Climate and Sustainability)、華頓商學院新設兩門專業學程-「多元性、公平與包容性」(DEI)、「環境、社會與企業治理因素」(ESG)、史丹佛大學在去年創辦「杜爾永續學院」(Doerr School of Sustainability)、劍橋大學則是與一流顧問諮詢公司合作,透過短期課程整合校內各類專業學門。

國內高教自然也急起直追,各大專院校紛紛開設ESG相關學位或學程,例如台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成功大學「全校永續跨域國際碩士學位學程」、文化大學「永續創新學院」等,還有更多集合跨學院、跨領域師資針對不同產業開設的永續在職專班。

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有需求,才有供給」。這些形形色色、琳瑯滿目的人才養成計畫,相當程度反應出全球企業在永續領域上的需才孔急與浮躁不安。

然而,教育向來是百年大計、無法一蹴可幾。對於隱然浮現「ESG焦慮症」的企業界來說,現階段也只能鼓勵自家同仁多看、多聽、多學、多做,畢竟在典範轉移之初,舊原則日漸式微、新秩序尚未建立,百家爭鳴、眾聲喧嘩皆屬常態;重要的是奠基於自身利基,針對重要利害關係人判別重大性議題,發展出適合自己的ESG作為,以貫徹「在日常營運的每一刻,都能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的初心。

短期應變,可由企業自行培訓;但正本清源之道,仍應回歸高等教育對學生在永續領域的深遠啟迪與紮實訓練。

筆者自2012年起與政治大學攜手創設「信義書院」,專責投入企業倫理教育、推廣企業社會責任,協助發展永續知能,簡短提出這十多年來的粗淺觀察拋磚引玉、供各界參考:

一、賦能師資。高教傳統科系分野嚴格,國立大學尤是,新進教師通常已具備某領域專業,除非有心跨領域、涉足永續學門,否則連授課教師都極度缺乏,更甭提培育永續人才。

二、設計誘因。有鑒於人才是產業根本,主管機關宜針對高教評鑑與教師升等相關制度,大幅納入各種永續元素與因子,提高教師投入永續教育的誘因,才有機會加速建構永續相關學門。

三、系統性學習地圖。「永續」的本質就是不斷變化,因時、因地、因人設計出各種綜合對策,讓企業與其重要利害關係人可以生生不息,故須以核心的倫理思想為主,跨域操作方案為輔,並搭配終生學習心態,方能產生實效。

換言之,若能愈早建立高教永續體系展開潛移默化,台灣社會便愈有能量實踐真正的永續發展。(作者是信義房屋創辦人)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28歲成立信義代書事務所,1987年更名為信義房屋,目前信義房屋已是台灣房仲業的龍頭,「生意經就是道德經」,他倡導誠信交易,信用第一,立下成為世界級服務業的願景。

上一篇
經貿新課綱 改寫地緣風貌
下一篇
創辦人談衛星 9/我們只有一個太空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