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420字
在地緣政治與經濟的變動中,台灣站上世界舞台的核心位置,在此激烈的變局中,台灣若要發揮槓桿,除了國防之外,需要強化經濟、社會與治理的韌性與定位。當全世界重新發現台灣,我們需要更積極定位自己。以1980年至2010年、2011年至2040年兩個長程階段,來觀察各30年社會發展曲線走向。
19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1987年解除戒嚴,然而伴隨「台灣錢淹腳目」之環境、核四、學生、勞工、主權獨立等運動,意涵著政治、經濟與社會內部試圖尋求未來定位與軌道;然而,1990年台商大量西進,造成資金外流與產業轉型停滯,我們失去了一次內造轉型的契機。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