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48字
著有《中國的貨幣與信用》之中研院院士、已故中國史學家楊聯陞,曾深入分析「包」、「保」、「報」三概念。雖然他的分析始於文字訓詁學,並著重於方塊字(漢字)文化內的社會倫理層面,但其實已經觸及現代經濟系統之核心骨架。略加引申,就可以如X光般的映照出中國經濟之病灶。知此病灶,我們就可以斷定,中共治下的中國經濟已經病入膏肓,無以回天,對台灣的「連帶傷害」也是無可避免之事。
經濟活動五光十色,然脫離不了人、財、貨(實體及服務);任何市場交易,都有賴於契約信用之鏈條,越複雜的就越是如此,無論是供應鏈或金融系統皆適用。細思之下,所謂的契約信用鏈,無論產生多少維度,都由「包」、「保」、「報」三種關係支撐。通俗地講,例如:外包、承包、保證、保險、回報、報酬...等等信用關係。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