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notice-title img

親愛的讀者您好:

經濟日報 LifeStyle品味 全新改版,推出精緻的生活情報,內容包括時尚、旅遊、藝文、珠寶、精品、遊艇、汽車、醇酒、手錶...等。

誠摯邀請您,在緊湊的行程之餘,試著放下待辦事項,和我們一同欣賞生活裡的美好事物。



不再通知
明天提醒

由印太經濟架構到台美貿易倡議

台灣不應只滿足於「後發先至」,進度超過印太經濟架構,而應以爭取到實質利益為重點。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不應只滿足於「後發先至」,進度超過印太經濟架構,而應以爭取到實質利益為重點。本報資料照片

本文共1216字

經濟日報 劉大年

由美國催生的印太經濟架構,最近舉行部長級會議,算是正式啟動談判。美國從川普時期就捨棄以市場開放為主軸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路線,轉而推動具有美國特色的經貿協定。印太經濟架構也不例外,涵蓋範圍包括公平而有彈性的貿易環境、具有韌性的供應鏈、推動基礎建設及乾淨能源與減碳,以及整合租稅規範與反貪腐等四大支柱,均為美國在不同國際場域中力推的議題,印太經濟架構則是「化零為整」的一次到位。

印太經濟架構由美國角度設計,對印太地區經濟體特性考量較少。而且雖然名為經濟架構,但主要還是以建構長期規範為主,不少成員認為在缺少市場開放的利益下,反而必須要先進行制度調整;其中部分國內敏感度高的議題,例如勞工條件及反貪腐,會有不少阻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本週免費看VIP文章,剩
或者
選擇下列方案繼續閱讀:

加入數位訂閱 暢讀所有內容


彭博等8大外媒、深度內容、產業資料庫、早安經濟日報、台股明星賽、無廣告環境

加入udn會員 閱讀部分付費內容

免費加入

會員可享有收藏新聞、追蹤關鍵字.使用看盤系統等服務

登入udn會員 免費試閱

現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上一篇
人才斷鏈才是去台化關鍵
下一篇
從美國火車脫軌事件談起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