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54字
疫情又逢通膨,民眾荷包吃緊,日前所得稅申報甫告結束,偏又遇股市起伏減損財富,納稅人尤其是以薪資所得為主者,心痛可想而知。觀察去年綜合所得稅結構,約有71%來自薪資所得,這些「探吃人」看到周遭許多財產交易或租金所得免稅,是否會心生不平?
早期政府財政困難,全民均共體時艱,之後經濟穩定成長,尤其過去八年,除2020因疫情短徵外,餘均財政超收,去年稅收更超徵達4,327億元,政府當然自認拚經濟有成,但超徵金額龐大,原因顯然不只一端(例如:預算編列失真、稅率過高、物價上漲、財務管理不良等),也會造成中央地方財政失衡擴大的後果,但以薪資為主要收入的勤勞工作者,卑微的期望,應該只是自己可支配所得能否增加一些?年底將有縣市長及議員選舉,各位候選人難道不想有些訴諸人心深處的政見?讓選民有些激情。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