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213字
如同美國總統拜登在脫口秀中所說,通膨是個令人頭疼的禍根,高漲的食品與汽油價格逐漸啃食消費者的其他支出,也引發了各界對於美國是否就此陷入衰退的激烈爭辯。而與此同時,由亞特蘭大聯準會(Fed)編制、包括景氣調查、就業、生產、零售、房市等基本面變數的最新(6月30日)GDPNow追蹤指標降至負的1.0083,創下2020年7月30日以來的最低點,也就是說當前的美國經濟確實來到了自疫後脫離衰退以來的最差情境,日前甫公布的美國5月經通膨調整的消費支出即出現今年來首次下滑的情況(如圖),正說明了支出決策受到高物價的排擠。
雖然,悲觀的情境彌漫著全球,不過,亞特蘭大聯準會則認為美國經濟依然具備相當程度的韌性,係本於美國民間部門的「財富存量」有餘,足以抵禦衝擊。以企業角度為例,近期雖有幾項調查數據顯示,企業後續的資本支出預期正在削弱中,可是,S&P 500指數成分股的EPS預估值正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新高,自由現金流量也相當豐沛,另5月耐久財數據,透露企業仍堅守設備投資,再加上疫情時代的營商環境與疫情前相較早已出現一些質變,多數企業仍有充分理由為了提高或穩定生產力而進行投資,成為穩定經濟活動的堅實基底之一。另外,疫情、俄烏戰爭之前,全球到處都是超額產能,時至7月,解封、局部有限的戰事,供給必將快速跟上,減緩通膨壓力。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