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1358字
俄烏戰爭導致歐盟(EU)戰略調整,最大原因是其原先由德國前總理梅克爾與法國總統馬克宏所倡導的「戰略自主」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解構。戰略自主構建於EU與俄羅斯經貿互利基礎之上,如此EU可減少對美國安全倚賴,尋求在全球政經自成一極,與中美共構三極體制的宏願。此概念在美國川普總統時代達到顛峰,這可從EU與日本的2018年簽訂FTA以及2020年和中國大陸達成歐中全面投資協定協議窺出。當時EU亦因中國崛起做了戰略調整,即強化與中國大陸以外印太地區國家的經貿關係以減少對中國的經貿倚賴。除歐日FTA外,2019年歐盟與越南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暨投資保護協定,使越南成為繼新加坡之後第二個與歐盟簽署FTA協定的東協國家。換言之,之前中國帶路倡議與川普因素本已促進亞歐間的互動。
俄烏戰爭使EU與俄羅斯間以能源與投資合作為基礎的經濟互利難以為繼,同時也加深了EU對美國的安全倚賴。俄烏戰爭爆發也加速了亞歐政經安關係的強化。當前EU的最新對印太戰略既含括了原有的制衡中國大陸的目標,也包括了對抗俄羅斯的新主旨(盼亞洲國家加入其能源制裁俄羅斯的策略)。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上個月剛訪問過印度。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