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bell icon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notice-title img

📱 一手掌握財經脈動!
現在下載經濟 App 馬上體驗


🎧 聽新聞|‼️ 即時快訊|📁 歷史推播


登入體驗抽 LINE POINTS
訂戶還有加碼喔!


不再通知

從領域別看對等關稅的虛與實

川普的對等關稅措施在4月經過髮夾彎後,美國和相關各國逐一談判。路透
川普的對等關稅措施在4月經過髮夾彎後,美國和相關各國逐一談判。路透

本文共1373字

經濟日報 社論

川普的對等關稅措施在4月經過髮夾彎後,美國和相關各國逐一談判,並陸續與英國、中國達成協議。媒體所揭露的雙邊談判重點包括:雙邊的貿易逆差規模、關稅與非關稅障礙、阻止中國假道洗產地,乃至於購買美國長期無息公債等議題。然而,我們也可以從關鍵領域別來檢視美國就對等關稅談判可能的必爭之地,特別是針對製造業。

回想川普第一任打貿易戰事實上具一定的普遍性,就對象而言,美國多方開戰,並不限於中國。第二任進一步對多國同時祭出對等關稅,其實有跡可循。美國的「長臂管轄權」和策略性競爭固然一開始主要劍指中國,但也可能憑藉其特定技術和市場優勢,而逐步有意無意揮向盟國相關產業和廠商。尤其,川普2.0強力訴求「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和美國製造,這意味著美國必然會揮刀直指盟國及台灣,一方面想要壓縮友岸外包和近岸外包(及洗產地)的程度,另一方面也要藉此拉抬美國本身的製造能量。因此台灣已面對地緣政治雙重壓力。

以製造業而言,川普尋求MAGA可能涉及之領域至少涉及四方面:鐵鏽區振興、國家安全、中國獨強、和新興領域。鐵鏽區振興為川普對其主要選民的承諾,涉及到鋼鋁製造、汽車/電動車等領域。美國鋼鋁製造仍有其基礎,但也有賴其他國家(如日本)在美國加強投資。美國要重振汽車/電動車產業一個關鍵在於壓縮美墨加協定的近岸外包,因此一開始在3月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課徵25%的關稅,但5月初已傳出美國將開後門,對加、墨汽車零件「免關稅」。其實,美中之間報復性措施也產生「夾心餅乾」領域,除了眾所矚目的Apple供應鏈之外,還包括Tesla供應鏈,因為其部分零組件來自中國。

就國家安全面向而言,美國會相當在意半導體、AI伺服器、造船、醫藥品。造船牽涉國防,而過分依賴國外的醫藥品影響社會安全。對台灣而言,半導體、AI伺服器將是難以迴避的領域。事實上,美國商務部長曾明確表示:「美國正試圖把晶片製造業從台灣奪回來。」美國其實已經注意到:半導體所嵌入的下游產品也必須在美國組裝或製造,而且強調高度自動化或以機器人生產,這樣才能促使半導體先進製造及其供應鏈在美國落地生根。國內許多評論都主張台積電獨家供應先進製程晶片,可以無懼於美國對其課徵關稅,但對半導體製造而言,美國政府可動用的棍子其實多過於蘿蔔。

例如,在4月16日,美國BIS公告「半導體貿易調查通知」,列出14項調查細節;針對半導體製造(包括嵌入下游產品)與半導體設備的四大類問題:1.國內需求與供給、2.貿易風險與不公平競爭(包括:外國政府補貼和掠奪性貿易行為、不公平貿易作為和國家支持的產能過剩、出口限制措施)、3.增加國內生產可行性、4.其他(如人才缺口)。

中國獨強領域典型代表為無人機、稀土等關鍵礦物。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美國勢必要想辦法擺脫中國的牽制,但是就短期而言,美國也得尋求折衷方案。事實上,中國早已祭出無人機、稀土等關鍵礦物出口管制,這正是美國讓步暫時化解美中對撞的關鍵。新興領域則是未來的決戰點,美國可能尋求相互區隔,代表性領域為6G、機器人;類似美國針對5G所採取的「乾淨網路」(clean network)政策。

然而,整體而言,上述這些領域固然涉及美中等強國的領先優勢之爭和經濟安全等因素,相關供應鏈的區隔則需要在「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情況下,逐步裂解。而這將是對美國唯我獨尊的MAGA基本邏輯的最大挑戰。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壽險業匯損 開啟金融市場改革契機
下一篇
央行利率按兵不動的決策思維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