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 App
  • 會員中心
  • 訂閱管理
  • 常見問題
  • 登出

擴大中轉商機振興觀光

在全球重視觀光產業的國家中,不少都有中轉簽證制度。記者季相儒/攝影
在全球重視觀光產業的國家中,不少都有中轉簽證制度。記者季相儒/攝影

本文共1386字

經濟日報 社論

後疫情時代應該發光發熱的觀光產業,礙於來台國際觀光旅客增加緩慢,以及大陸開放赴台旅遊遲遲無下文,只能靠國內旅遊撐大局。今年農曆年後國人海外旅遊踴躍,「出境熱,入境冷」的現況,意味著今年將回到疫情前國際旅遊貿易赤字。

2019年國外觀光支出205億元,但觀光收入卻只有144億元,61億的國際旅遊赤字,意味著國內消費力的海外流失,今年的國際旅遊赤字恐怕還會再升高。2019年陸客來台271萬人次,占來台旅客人數的23%,在目前兩岸關係緊繃,今年大陸當局開放陸客來台可能性渺茫。

儘管交通部喊出今年來台觀光客600萬人次的目標,但直到5月9日為止,觀光客來台只有175萬人次,今年要達標恐怕難度高。此外,交通部的目標實際上只有2019年入境旅客總人數的一半左右,無法改變今年國際旅遊赤字再增高的趨勢。

鑑於目前海外旅客不足的困境,我們建議政府可以考慮開設中轉簽證(過境簽證),亦即是在台灣轉機的國際旅客,只要持有下一目的地入境簽證與機票,就可以入境觀光72或96小時。

在全球重視觀光產業的國家中,不少都有中轉簽證制度,例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新加坡有96小時、韓國有72小時轉機入境觀光簽證。儘管每個國家在實施細節上有不同,但目的皆相同,即是發展國內機場為國際轉機據點,同時也繁榮國內觀光產業。

中轉簽證對於觀光客極有魅力。舉例來說,國內往歐洲自由行旅客,不少會選擇杜拜機場轉機,利用十數小時的轉機空檔,進入杜拜市區購物,或者在沙漠參加騎駱駝的體驗行程,雖然蜻蜓點水但也拍滿中東風情的紀念照。

台灣就地理位置而言,是非常有利發展為東南亞各國轉機到北美的據點機場。疫情前2019年桃園機場轉機過境旅客約296萬人次,約占全年旅客量的6.1%,其中約八成是來自東南亞往返美加地區。

在後疫情時代,台灣作為東南亞與北美轉機據點的戰略地位更為突出。目前桃園機場非假日一天出入境約8萬人,而轉機客約1.7萬人上下,占全部旅客的兩成左右,是疫情前的三倍以上。因為北美轉機生意暢旺,就算暑假旺季還沒到,5月份華航與長榮航的美西來回機票,票價是疫情前的兩倍以上。航空雙雄也因轉機財助攻,第1季交出亮眼的財報。

華航與長榮航在疫情期間,成功轉型為貨運為主,成為全球少數獲利的航空企業,可以持續擴編機隊與培訓人才。因此相較於其他航空公司元氣大傷,無法提供足夠北美亞太航線,國內航空雙雄是滿血復活,5月的北美航線班次已回到疫情前水準。

此外,由於中美外交關係惡化影響雙方班次,疫情前雙邊每週往來有300架次的實力,現在每周往來只有24架次。就算中國尚未開放赴美觀光,留學、商務與探親的龐大需求,使得美中直航班機一票難求,也讓亞太轉機美國的客運市場更加緊繃。

政府也注意到轉機商機。5月1日起交通部觀光局重新啟動「過境旅客入境臺灣觀光半日遊程」活動,以專人專車導覽配合桃園機場航班時間,提供轉機旅客三種遊程,分別帶領旅客走進台北市、桃園市及新北市觀光。但此活動只允許原本就有入境台灣簽證(或免簽證)的轉機客參加,舉例來說現在有不少中國籍旅客,會選擇經由桃園機場從北美轉機回中國,這些中國籍旅客就無法參與半日遊。

中轉簽證在實務上或許有旅客非法入境的風險,但考量旅客已經有下一目的地簽證與機票的情況下,其非法入境的風險,並不高於持觀光簽證入境的一般旅客。台灣成為亞太轉運中心已成事實,政府應該靈活施政讓整個觀光業一起享用。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上一篇
促參模式興建社宅 創造雙贏
下一篇
中美交鋒 為何美國愈來愈顯吃力?

相關

熱門

看更多

看更多

留言

完成

成功收藏,前往會員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