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982字
國內新生兒持續探低,去年僅剩不到13.5萬人,少子化是否影響房市?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賴正鎰今天表示,國內住住宅老化嚴重,民眾需要新屋,加上年輕族群傾向獨立居住在都會區,六都家戶數持續創高,少子化對房地產產生影響,至少還要30年。
賴正鎰表示,雖然房市不會立即影響,但人口失衡加遽,超高齡社會提早來到,政府應視為國安問題,加速制定「新投資移民法」專法,而不是「出入境及移民法」的修法拼裝車。
他表示,國發會原本在四年前預估台灣將在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內政部公布最新人口報告「台灣將在今年底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時程加速一年,凸顯人口危機日益嚴重。
賴正鎰表示,現在年輕人不結婚、結了婚不生小孩、同婚的人數越來越多,不僅新生兒銳減,勞動力逐年下降,還可能影響到國家競爭力。「這已是拉警報的國安問題了,他看了心裡很著急」,政府應正視問題,否則台灣將錯失翻轉未來的時機。
賴正鎰表示,新加坡、泰國、德國、加拿大、美國、澳洲等國家,現在都靠著移民提升國家人口素質、競爭力,改善出生率下降、人口結構老化及勞動力下滑等問題,甚至取消移民監或降低投資門檻,來吸引更多新移民。日、韓面臨少子化及老化的人口問題,近年來也爭相延攬並留用優秀外國技術人力,「台灣絕對不能搶人搶輸別的國家」。
他推動「新投資移民法」已超過15年,雖曾一度納入政府計畫,卻最終遭刪除相關投資移民內容,10多年過去了,雖然國發會曾提「新經濟移民法」,但至今這個法案「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
他表示,雖然112年修正「出入境及移民法」修正法案、113年通過「新住民基本法」,對投資與專業技術外國人的移民部分修法,但政府還是需要投資移民的專法才行。
賴正鎰表示,雖然少子化與高齡化時代來臨,但全國平均屋齡也來到33年,其中,屋齡30年以上住宅為515.5萬戶,正式突破500萬戶,占比更高達55.7%。老宅增加,對新屋的需求也會增加,就像衣服穿久了變舊,也需要換新的。
他說,尤其是年輕族群傾向獨立居住在都會區,也需要擁有自己的新居住空間,六都家戶數因此持續創高,少子化對房地產產生影響至少還要30年,但如果每年都有增加投資移民,對房市就不會有影響。
他建議,政府應鬆綁法令來引資減稅,設定5年引進30萬優質移民,優化人口素質與提升創新能力,將人口穩定維持在2,300萬人,國家就有競爭力,也能提升國內消費經濟與房市支撐。
※ 歡迎用「轉貼」或「分享」的方式轉傳文章連結;未經授權,請勿複製轉貼文章內容
留言